梅毒在中医里叫什么病
发布时间:2025-05-08 11:30:52
发布时间:2025-05-08 11:30:52
梅毒在中医古籍中称为"杨梅疮"或"霉疮",其病因与湿热毒邪、外感淫秽之气相关,治疗需清热解毒、活血祛湿。
明代霉疮秘录首次系统记载该病,称"霉疮";清代医宗金鉴则命名为"杨梅疮",因皮肤溃烂如杨梅状得名。中医认为该病通过不洁交合传染,毒邪由阴器侵入,流窜经络脏腑。治疗可选用土茯苓30克煎汤代茶饮,配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中医归因于三方面:接触霉疮患者染毒,房劳过度耗伤肾精,湿热内蕴兼感秽毒。毒邪初犯皮毛,继而深入骨髓,晚期可致"结毒"攻心。急性期可用龙胆泻肝汤清肝胆湿热,慢性期宜服五宝散解毒化斑。
初期毒在肌表,表现为红斑丘疹,可用荆防败毒散发汗解表;中期毒聚成疮,推荐使用萆薢渗湿汤;晚期毒陷筋骨,需大补阴丸合西黄丸托毒外出。外治可配合金银花、野菊花煎汤淋洗患处。
针灸取穴以曲池、血海、三阴交为主穴,配合局部围刺;刮痧选择膀胱经及督脉排毒;药膳推荐土茯苓炖龟板、蒲公英粥等。禁用辛热发物如羊肉、韭菜等,避免毒邪走窜。
强调"避其毒气"的预防思想,明代已提出隔离治疗概念。恢复期需戒房事百日,练习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式。现代应结合青霉素治疗,中药辅助可减轻神经梅毒症状。
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推荐马齿苋拌蒜泥、绿豆薏仁汤等解毒膳食;每日晨起叩齿咽津以固肾气,配合慢走30分钟促进气血流通。患者衣物需煮沸消毒,避免搔抓皮损。治疗期间禁酒忌辛辣,保持情志舒畅有助于正气恢复。晚期患者可长期服用四妙勇安汤加减防止心血管梅毒进展。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