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吃什么中药
发布时间:2025-05-08 10:45:18
发布时间:2025-05-08 10:45:18
中耳炎可选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类中药,常用金银花、连翘、黄芩、蒲公英、夏枯草等配伍治疗。
金银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对中耳炎引发的红肿热痛效果显著。可单味煎水代茶饮,或与连翘配伍增强疗效。临床常用剂量10-15克,脾胃虚寒者慎用。外治可用金银花露滴耳,每日2-3次。
黄芩苦寒入肺胆经,能清热燥湿泻火,适用于湿热型中耳炎。常与栀子、柴胡配伍成方,如黄芩清胆汤。内服煎汤用量6-12克,研末外敷可配黄柏等量调香油滴耳。便溏者需配伍白术减其寒性。
夏枯草专清肝胆实火,对耳窍肿痛伴口苦症状效果佳。鲜品捣汁滴耳可消肿,干品15-30克配伍菊花煎服。现代研究证实其含熊果酸具有抗炎作用,但孕妇忌用。可配合按摩听宫穴增强药效。
蒲公英全草入药,清热解毒兼能利尿排脓。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可配紫花地丁各30克煎服,鲜品捣烂外敷耳周。所含蒲公英甾醇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脾胃虚弱者宜加生姜调和。
连翘为"疮家圣药",对中耳炎溃脓期效果突出。常与金银花组成银翘散基础方,用量6-15克。连翘心所含连翘酯苷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可研末与冰片配成吹耳散。便溏者需炒用减其滑肠之性。
中耳炎患者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燥热食物,推荐冬瓜薏米汤、雪梨炖百合等食疗方。急性期减少头部剧烈运动,保持耳道干燥清洁。配合鸣天鼓耳部保健操,每日晨起轻叩耳周36次促进气血流通。慢性反复发作者可用黄芪30克、白术15克煎汤代茶提升正气,但需在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避免自行长期服用苦寒药物损伤脾胃。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