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衰竭有生命危险吗
发布时间:2025-05-08 05:49:45
发布时间:2025-05-08 05:49:45
急性肝衰竭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可能危及生命,需及时就医。
急性肝衰竭的病因包括病毒感染、药物或毒物中毒、代谢异常、自身免疫性肝病、缺血性肝损伤等。病毒感染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过量,代谢异常如威尔逊病,都可能引发急性肝衰竭。
急性肝衰竭的典型症状包括黄疸、腹水、肝性脑病、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等。黄疸表现为皮肤和眼睛发黄,腹水是腹部积液,肝性脑病可能导致意识模糊或昏迷。
诊断急性肝衰竭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能测试、凝血功能测试、血氨水平测定,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可评估肝脏形态和结构。
急性肝衰竭的治疗包括支持治疗、药物治疗、肝移植。支持治疗如补充凝血因子、纠正电解质紊乱,药物治疗如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解毒,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手段。
急性肝衰竭的预后取决于病因、治疗及时性和患者整体健康状况。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提高生存率,护理包括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感染、营养支持。
急性肝衰竭患者需注意饮食调理,选择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剧烈运动。护理方面,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翻身预防压疮,监测尿量和腹围变化。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