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动脉栓塞后并发症
发布时间:2025-05-07 10:04:28
发布时间:2025-05-07 10:04:28
支气管动脉栓塞后并发症可能由血管损伤、血栓形成、感染、器官缺血及造影剂反应引起,需针对性采取止血、抗凝、抗感染、改善循环及对症处理。
操作过程中导管或栓塞材料可能损伤血管壁,导致局部出血或假性动脉瘤。轻微渗血可通过压迫止血,严重出血需紧急介入栓塞或外科缝合。术后24小时需监测血压、心率,避免剧烈活动,必要时使用酚磺乙胺等止血药物。
栓塞材料诱发血小板聚集或血流淤滞易形成血栓,表现为肢体疼痛、苍白。急性期需静脉注射肝素钠,维持期口服华法林3-6个月,定期监测INR值。配合丹参注射液活血化瘀,下肢血栓者抬高患肢30度。
介入操作可能带入病原体,引发菌血症或局部脓肿。术后72小时如出现高热需血培养,经验性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明确病原体后调整抗生素。中医可服黄连解毒汤,局部红肿用金黄散外敷。
误栓非靶血管可能导致脊髓、支气管等组织缺血。脊髓缺血需立即静脉滴注甘露醇脱水,配合高压氧治疗;支气管缺血表现为咳嗽咯血,予三七粉冲服,严重者行支气管动脉再通术。
碘造影剂可能引发过敏或肾损伤。轻度皮疹口服氯雷他定,重度过敏静脉推注地塞米松。术后24小时饮水2000ml促进造影剂排泄,肾功能异常者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保护肾脏。
术后饮食宜清淡,多食冬瓜、薏苡仁等利水渗湿食材,忌辛辣刺激。逐步进行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每日2次每次10分钟。密切观察肢体温度、感觉变化,定期复查血管超声。脊髓损伤风险者需卧床时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配合艾灸肾俞、命门穴温阳通络。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