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高血压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5-04-17 13:24:55
发布时间:2025-04-17 13:24:55
中医认为高血压与肝阳上亢、痰湿内阻、肾阴亏虚、气血不足、情志失调等因素相关。
长期情绪压抑或恼怒伤肝,导致肝气郁结化火,肝阳上扰头目。表现为头晕目赤、耳鸣口苦。治疗以平肝潜阳为主,天麻钩藤饮加减,菊花、石决明各15克煎服,配合太冲穴针刺。
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痰湿内生阻滞脉络。常见头重如裹、胸闷呕恶。宜化痰通络,半夏白术天麻汤为基础方,茯苓、泽泻各12克代茶饮,足三里艾灸每日20分钟。
年老体衰或房劳过度致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引发虚阳上亢。症见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需滋肾柔肝,六味地黄丸化裁,枸杞30克、桑寄生20克煲汤,涌泉穴按摩早晚各百次。
久病耗气或脾胃虚弱使气血生化乏源,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表现面色苍白、心悸乏力。当补益气血,归脾汤加减,黄芪30克、当归10克炖鸡,百会穴温和灸每周三次。
长期精神紧张或突受惊恐,导致气机逆乱影响血脉运行。多见血压波动大、失眠多梦。应疏肝解郁,柴胡疏肝散配合合谷穴按压,玫瑰花、佛手各10克泡水代茶。
高血压患者需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多食芹菜、山楂等降压食材。坚持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定期监测血压,足浴时加入钩藤、夏枯草各20克可辅助降压。保持情绪平稳,亥时21-23点前入睡有助于肝胆经气机调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