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廷文博士分析精神分裂症为什么可以手术治疗?精神疾病
发布时间:2024-12-06 10:49:54
发布时间:2024-12-06 10:49:54
任廷文博士分析精神分裂症为什么可以手术治疗?精神疾病
精神分裂症本身就是一种进展性较强的疾病,患者须终其一生与疾病共存,在疾病特性、患者缺乏病识感、家属疏忽大意、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影响生活障碍及社会支持力量不够等情形下,伴随周围环境的变化,如季节、温度、事件、社会关系等,患者就如旋转门一样,频繁住院、出院,不仅影响个人更影响到家庭及社会。
在治疗方面,1957年,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的意外发现,促进了医学界对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研究。近60年过去了,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相关药物的治疗亦仅仅针对部分症状的改善,尚未获得长足的进步。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变得越来越多。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共同特征为:1、病史久;2、严重的药物副作用;3、多数病人逐渐进入慢性衰退期。
任廷文博士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确诊为精神疾病的人群,其大脑结构、功能、生物化学等方面与正常人群有显著差异,其脑内多巴胺及其受体的水平是显著增高的。任廷文博士认为大脑边缘系统中存在情感环路系统,它是脑内与情绪活动最密切相关的结构,一旦情感环路中的神经核团出现信息传递的异常,其患者精神就会出现错乱。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与大脑边缘系统的神经核团,例如杏仁核、扣带回、内囊前肢、中央隔区、伏隔核、尾核下束、眶束、额束等的神经递质异常分泌、代谢紊乱有密切关系。研究证实,神经递质功能紊乱是精神疾病发生的重要基础,如多巴胺、乙酰胆碱、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它们用来调节和控制人的精神活动。
大量的神经解剖和电生理学研究证实,边缘系统的神经核团,它们具有不同的神经功能。借助立体定向技术和物理方法,将特定电极送至神经病理环路的特定靶点上,使接触部位的神经细胞发生射频消融,可以控制神经病理冲动的异常传导,从而去除异常精神症状。
90年代初,世界著名功能神经外科专家Kandel在世界第四届神经外科学会的会议开幕词中明确指出,精神外科是医学界的重要发展方向。现代影像学使立体定向技术有了一次质的飞跃,以前以大脑原点为基准点的相对定位,已被现代先进的影像技术所取代,这被称之为“第五代脑立体定向技术”。
任廷文博士针对“难治性精神疾病”的治疗,将现代立体定向、神经导航和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相融合,同时对精神疾病发病症状的不同特点进行了功能区定位和定向调控。
例如:
杏仁核—调控情绪、冲动;
扣带回—调控感觉与各种幻觉;
内囊前肢—调控思维;
中央隔区—调控冲动、攻击行为;
伏隔核—调控各种妄想、强迫思维及强迫行为;
尾核下束—调控抑郁、自伤、自残、自杀;眶束、额束—调控焦虑、恐惧等;
丘脑底核、丘脑腹中间核、苍白球等与肢体震颤有关等。
手术可以使脾气暴躁的病人立刻变得温和、有礼;原来敌视家人、没有亲情感的病人,术后立即变得对家人亲切、友好;甚至顽固的幻觉和妄想,术后也可能立即消失;以前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的,术后多了一份关心;已丢失的技能,术后又会恢复兴趣、重拾以往爱好。
任廷文博士分析精神分裂症为什么可以手术治疗?精神疾病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