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花耳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等效果,主要用于治疗咽喉肿痛、跌打损伤、痈肿疮毒等病症。
1、清热解毒
纤花耳草含有黄酮类、生物碱等活性成分,能抑制多种病原微生物生长,对咽喉炎、扁桃体炎等热毒症状有缓解作用。临床常用纤花耳草煎剂含漱或配伍金银花、连翘等药物使用。咽喉肿痛患者可表现为吞咽困难、黏膜充血等症状。
2、消肿止痛
纤花耳草可通过改善局部微循环减轻组织水肿,其提取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适用于扭伤、挫伤等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常与红花、当归等配伍制成外敷药膏。典型表现为患处皮肤青紫、压痛明显。
3、活血化瘀
纤花耳草中的香豆素类物质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淤血消散。对跌打损伤后的皮下淤血、关节僵直有改善效果,多与乳香、没药等配伍使用。患者常见损伤部位皮肤温度升高、活动受限等症状。
4、抗菌消炎
纤花耳草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可用于皮肤化脓性感染早期。常配伍蒲公英、紫花地丁等药材煎汤外洗,皮损处可见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等表现。
5、促进愈合
纤花耳草能通过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加速创面修复,对浅表溃疡、烫伤等有促进愈合作用。临床多与白及、血竭等药物配制成散剂外敷,创面可见肉芽组织增生、上皮爬行等愈合征象。
使用纤花耳草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脾胃虚寒者慎用。外敷时需清洁患处,出现皮肤过敏应立即停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配伍使用,不可自行加大用量。治疗跌打损伤时可配合局部冷热敷交替,促进淤血吸收。咽喉肿痛患者宜多饮温水,保持口腔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