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宣:祛湿邪需对症施治

发布时间:2019-12-24 17:23:50 复禾健康

人人说祛湿,但湿气是怎么回事,怎么有的湿气,不同湿气的表现是什么,却很少有人能说清楚。

每周一上午,东城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于振宣的诊室门口患者都排起长队,这些患者中体内有“湿”的不在少数,于振宣主任介绍,简单说,“湿”就是水,是人体内多余的“水”,是让人不舒适的“水”。中医将伤害身体的“湿”称为湿邪,湿邪的形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外湿;二是内湿。外湿主要来自外部,潮湿的气候、潮湿的居住场所,或者涉水淋雨,都有可能使外界进入体内的水过量,形成湿邪影响机体正常运转;内湿主要源自于自身,水液的消化、运转不畅,导致在体内堆积过多,当这些湿气无法排出就会形成人们常说的湿邪。

湿邪引起的疾病很多,湿邪存在于人体的不同部位,可以有不同病症。比如痰湿在肺,就会引起咳嗽,肺炎,支气管炎;痰饮湿邪如果停留在乳房位置,就容易造成乳腺囊肿,甲状腺肿大,淋巴腺肿大;湿气困厄在关节,就会造成关节的麻木、重滞、肿胀,若下肢积水还会造成水肿;如果湿气停留在皮肤,则会引起诸多的皮肤病,如皮肤的肿胀,瘙痒,湿疹渗出。

于振宣表示,除头闷、头沉、头重、头目不清、昏睡、肢体酸困、酸懒、全身没有力气外,湿邪沉积体内还有一个表现就是肥胖,而肥胖则可导致“三高”等各类疾病。

那么,从中医的角度怎么来祛湿呢?宣上、畅中、导下。

宣上,即在上宣肺,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肃降,水湿才能下达膀胱;畅中,就要健脾利湿,让脾恢复正常的运化和升降功能,湿气才会化掉;导下,就是要通过利尿把湿气排出体外。此外,还要根据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办法辨证施治,如芳香化湿,祛风化湿,苦寒燥湿,淡渗利湿等。

有了湿邪,三分靠药,七分还要靠自己。于振宣强调,不少人喜欢食用寒冷食物,肥甘厚味,尤其是夏天,甜食、冰激凌、冷饮,夜宵烧烤、油炸食物的摄入大大增加,这些都会加重湿气,不少女人为了减肥美容把水果当饭吃,也会让湿气加重。

值得一提的是,赤小豆薏米粥确实能够排湿,但不同患者的湿气不一样,长期喝红豆薏米,不对症的话,有的甚至有可能越喝身体问题越严重,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代茶饮。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