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16味药膳药材

发布时间:2025-06-15 05:34:22

药膳常用药材主要有黄芪、当归、枸杞、茯苓、山药、红枣、桂圆、莲子、百合、薏苡仁、陈皮、山楂、菊花、金银花、生姜、甘草等16味。这些药材兼具药用与食用价值,通过合理配伍可调理气血、健脾养胃、滋阴润燥等。

1、黄芪:

黄芪性微温味甘,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功效。作为药膳常用药材,常与鸡肉、猪蹄炖煮,适合气虚乏力、自汗水肿者。现代研究表明其含黄芪多糖能增强免疫力,但阴虚火旺者慎用。

2、当归:

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被誉为"血中圣药"。药膳中多与乌鸡、羊肉同炖,调理月经不调、血虚萎黄。所含阿魏酸能促进造血功能,但便溏者需配伍白术以制其滑肠之性。

3、枸杞:

枸杞性平味甘,归肝肾经,是明目补肾的经典药材。可搭配菊花泡茶或与排骨炖汤,改善眼干涩、腰膝酸软。其含枸杞多糖具有抗氧化作用,外感发热时暂不宜食用。

4、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脾肾经,利水渗湿而不伤正。常与薏苡仁、红豆煮粥,缓解水肿尿少。所含茯苓多糖能调节水液代谢,肾虚多尿者应减少用量。

5、山药:

山药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既能补脾养胃又可益肺生津。药膳中多蒸煮或炖汤,改善食少便溏。黏液蛋白成分能保护胃黏膜,湿热积滞者需搭配陈皮化解滋腻。

药膳药材使用需遵循中医辨证原则,建议根据体质搭配食材。平和体质者可日常饮用枸杞菊花茶,气虚者适合黄芪炖鸡,血虚人群宜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注意药材性状差异,如补气类宜文火久炖,解表类需后下短煎。特殊人群及慢性病患者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配伍,避免与西药产生相互作用。日常保存应防潮避光,部分易蛀药材如红枣、莲子需冷藏。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