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饮暴食是什么病
发布时间:2025-04-28 09:57:18
发布时间:2025-04-28 09:57:18
暴饮暴食属于进食行为障碍,可能与遗传因素、情绪压力、神经内分泌失调、社会文化影响及创伤经历有关,需结合心理干预与行为矫正治疗。
家族中有进食障碍病史者患病风险增加3-4倍,特定基因如5-HTTLPR多态性与冲动性饮食相关。治疗需采用认知行为疗法CBT调整错误认知,配合氟西汀等SSRI药物调节血清素水平,基因检测可辅助制定个性化方案。
焦虑抑郁引发的情绪化进食占临床病例68%,食物成为缓解负面情绪的替代品。dialecticalbehaviortherapyDBT训练情绪调节技能,正念饮食练习可降低50%暴食发作频率,短期可使用阿普唑仑缓解急性焦虑。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导致饥饿素水平异常,多巴胺奖励系统过度激活。托吡酯可抑制食欲中枢兴奋性,经颅磁刺激TMS调节前额叶皮层活动,生物反馈训练帮助恢复饱腹感信号识别。
节食文化与身材焦虑促使60%患者陷入"限制-暴食"循环。团体治疗打破孤立感,身体意象暴露疗法减少外形焦虑,制定弹性饮食计划替代极端节食。
童年虐待史患者出现暴食症状概率提升5倍。眼动脱敏疗法EMDR处理创伤记忆,人际关系疗法IPT重建安全依恋模式,必要时联合奥氮平稳定情绪。
每日摄入富含色氨酸的南瓜籽、三文鱼有助于稳定情绪,30分钟有氧运动如游泳可提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建立规律进食记录表监测触发因素,厨房环境移除高糖高脂零食,睡眠保持7小时以上调节瘦素分泌。持续6个月的专业随访可降低75%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