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焦虑药物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4-19 10:24:59
发布时间:2025-04-19 10:24:59
抗焦虑药物主要包括苯二氮䓬类、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和其他辅助药物。
这类药物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神经递质作用快速缓解焦虑,常用药物包括地西泮、阿普唑仑和劳拉西泮。适用于急性焦虑发作,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依赖性和认知功能损害。治疗时需严格遵循医嘱控制剂量和疗程,突然停药可能引发戒断反应。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帕罗西汀和艾司西酞普兰通过调节血清素水平改善焦虑。作为一线用药需持续服用4-6周见效,初期可能出现恶心或失眠等副作用。这类药物适合广泛性焦虑障碍和社交恐惧症的长期治疗。
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通过双重机制起效,对伴随躯体症状的焦虑效果显著。常见副作用包括血压升高和出汗,需定期监测心血管指标。这类药物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惊恐障碍具有较好疗效。
普萘洛尔等药物通过阻断肾上腺素受体改善心悸、颤抖等躯体症状,适合表演焦虑或特定场合的焦虑反应。需注意可能引起乏力和低血压,哮喘患者禁用。这类药物通常作为情境性焦虑的辅助治疗。
丁螺环酮作为非苯二氮䓬类抗焦虑药无成瘾性但起效较慢,米氮平具有镇静作用适合伴失眠患者,加巴喷丁对社交焦虑有效。这些药物需根据个体反应调整方案,部分需配合心理治疗增强效果。
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每周3次,饮食中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三文鱼和核桃,避免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建立固定作息时间,练习腹式呼吸和正念冥想,保持社交活动频率。药物使用期间定期复诊评估疗效,记录症状变化和不良反应,避免自行调整剂量。严重焦虑发作或出现自杀念头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