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回公司处理点事情,忙完刚好是午饭时间,打开微信想要约人吃饭,翻了翻好友列表,找了一圈竟没找到合适的人选。结婚生子的朋友需要陪伴家人,年轻的单身朋友可能要睡懒觉,想到这索性作罢,与其打扰别人,还不如自己回家呆着舒服。
开车回家,一位已经结婚生子的闺蜜打来语音,说起近况:前阵子儿子刚做完手术,这周末家里老人又住院了。她和丈夫的工作都忙,经常加班,但回家后多数家务活却是她在做。婚后丈夫不再像谈恋爱时那么体贴了。她对丈夫也没以前那么温柔了,不是她变了,是生活琐碎把她的耐心都磨没了。
通话不过十分钟,好像一下子把事说完了,又好像有很多话还没说。明显地感觉到,表达欲和分享欲都在减少,因为发现说再多也没用,生活就这样,谁没点辛苦呢?成年人都累,都不容易。
通话的最后她说,如果可以让她再选一次,比起结婚,她更想要自由。理解她的感受,轻叹一声,不知说什么好。
不得不承认,谈恋爱、结婚、生子,不管到了哪个阶段,多了一个身份,就多了一份责任,这些责任,逃不开,躲不掉,唯有承担才能心安,但承担也意味着更累。
所以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发现,还是一个人待着舒服,一个人的生活更洒脱自由,只需要为自己负责就好。
以前读书的年纪,觉得时间过得很慢,一节课很长,笔记本记很满,一周很长,练习题刷不完,一趟公车很难等,一个人很怕孤单,吃饭上厕所这种小事都要有人陪。
现在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工作日盼着假期,日历上间隔的几个小长假过去了,一轮又一轮,一年复一年,一岁再一岁。
在飞逝的时间里,经验和阅历都在增加,对很多事不再有新鲜感,也不再那么执着了。
和父母有代沟,话说不到一块去,不会和他们吵了,也不会一个劲地解释或证明,知道家人终究是家人,无法理解的就相互尊重,工作之余仍会经常回去陪陪他们。
很多朋友都渐行渐远了,这很正常,毕竟生活圈子远了,共同话题少了,各自生活忙碌,也没有那么多时间陪伴对方了。渐渐接受这就是友情的常态,见怪不怪了。
三十岁左右的年纪,已经长成独立自强的样子,不喜欢麻烦,对感情是更佛系了,更多时候喜欢一个人呆着。虽说喜欢可爱小孩,但偶尔刷刷萌娃视频就满足了,并不想自己生。自己赚钱够养活自己,不必依赖任何人。不图陪伴,不图孩子,也不图财,结不结婚也就无所谓了。
成年人的状态就像那段话所说的,“旧人不知我近况,新人不知我过往,近况不该旧人知,过往不与新人讲,悲喜自渡,他人难悟。”当习惯了悲喜自渡,就不会再对任何人抱有期待,不外求,就自在,不纠结,就简单,生活也会快乐许多。
所以啊,一个人单身久了,真的会上.瘾。
正如《世说新语》所言,“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与别人周旋很费劲,还不一定有收获,但与自己周旋,向内探索自我,会慢慢建立起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不再轻易被打倒。内心很充足,一个人可以过得很好,至于其他的都是锦上添花。
比起爱别人,更重要的永远是爱自己,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不喜欢出去就在家宅,懒于社交就自己呆着,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日子怎么开心怎么过。直面生活的问题,也直视自己的内心,好好工作赚钱,让自己有能力去实现自己的心愿,不被世俗眼光和外界标准所绑架,好好享受这趟人生之旅。
记得毛姆曾说过,“一个人能观察落叶、羞花,从细微处欣赏一切,生活就不能把他怎么样。”
希望都能拥有一个人好好生活的能力,再忙也别忘了,偶尔要停下脚步来,看看花,赏赏月,感知生活的点滴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