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同一个家庭长大的兄弟姐妹中,那个最宽厚、最大度、最不斤斤计较的人,往往日子过得更好,孩子一般也更优秀。仔细想想,这其实很公平。
一、为人宽厚善良,家风正,则后代正
1、父母为人宽厚善良,就是留给孩子最好的家风。范仲淹在越州当知府时,手下一位户曹去世,家中子女幼小且贫寒无力扶柩归葬。范仲淹从俸禄中拿出钱相助,并雇船派人护送灵柩和家属还乡。
2、范仲淹用毕生积蓄在家乡吴县购置1000亩良田,兴办义学教育本族子弟。一次,他派儿子范纯仁回苏州老家搬运粮食,范纯仁遇见文人石延年借贷无门,便将运送的粮食全部送给他。
3、后来范纯仁官至参知政事,人称“布衣宰相”。他一生善举无数,所得俸禄和赏赐都用来扩大义庄义学,荫及宗族子弟。善良是无价之宝,一生用之不尽。那些坚持善行的家庭,早已种下善因。
二、待人大度豁达,人到了一定年龄,拼的是格局
1、黄永玉曾为《民间文学》杂志赶刻一幅木刻插图,发表后遭到沈从文严厉批评。指出其作品缺乏想象,丧失了初心。黄永玉并未因此生气或怨恨,而是将这些批评牢记于心。
2、特殊时期,黄永玉一家被赶进狭小昏暗的房子,妻子张梅溪也因此病倒。但他并未沉浸在痛苦与怨恨中,而是灵机一动在墙上画了大窗子,带领全家以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苦难。
3、对于父亲不走寻常路的创作风格,女儿黄黑妮能够充分理解。黄永玉所画的蓝兔子邮票引发争议时,她出面澄清邻居家养的就是蓝色獭兔。黄永玉生前嘱托要将兔年邮票赠与好友陈学坤女士,儿子黄黑蛮在父亲去世后,亲自将邮票交到其手中,展现了黄家一诺千金的家风。
三、处世不争不怨,心态对了,儿女就顺了
1、杨绛一生信奉“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她翻译《堂吉诃德》时,不与人比速度,每天只认真翻译500字,最终译本质量高,被读者赞誉为“最佳译本”。
2、她一生著作等身,却谢绝诸多荣誉,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授予的荣誉学部委员、英国牛津大学艾克塞特学院推选的荣誉院士等,一心读书自娱。在她的影响下,女儿钱瑗自幼潜心向学。
3、钱瑗顺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后留校任教,被破格提拔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为我.国外语教育事业做出极大的贡献。爱抱怨的人,如同整日生活在阴霾里,不仅自己不顺心,也会扰乱家人的磁场。
行走在人世间,放大格局、破事自离。不要在意别人的评价,不要在意外界的眼光。把格局打开,烦恼自会随风散去。把心放宽,日子就顺了;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儿女的人生就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