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选择做全职妈妈吗?做全职妈妈的理由
发布时间:2021-04-14 15:36:30
发布时间:2021-04-14 15:36:30
女性自然有女儿、妻子、母亲等身份属性。孩子经常被认为是女性一生中有分水岭意义的事情。有了孩子,女性的身份属性几乎被母亲这个角色占有,生活重心偏向孩子是不可避免的。在别人眼里,身份标签也容易被定位为她是母亲。
在生活压力大的现代城市,特别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家庭对养育孩子很头疼。母亲当然想和孩子在一起,给予TA最好的照顾和爱,现在的养育理念也支持“孩子父母的养育不能取代别人”,但是职场的母亲如果想全身心地照顾
如果成为全职妈妈呢?哦,这似乎是一个更难的问题。
电影《找到你》中的3位母亲
最近上映的电影《找到你》,把现在社会女性集团的困境推到了最前沿。如果选择成为职场女性的话,有人说你是个坏母亲,如果选择成为全职母亲的话,也有人认为这不是职业。西先生也是孩子的母亲,也是现任母亲,这部电影真的很感动我。本期专栏采访了坐标美国心理学博士西瓜妈妈。她现在的身份是全职妈妈,和西瓜妈妈一起,从心理学的角度谈谈全职妈妈吧
全职母亲的心理特征:在双重生活压力中
提到压力(stress),首先考虑的可能是大学入学考试失败、失恋、失业等各种各样的坏事。事实上,压力本身就是一个中性词。生活中任何需要你改变适应性的环境变化和生活变化都属于压力生活事件。例如,被理想的大学录取是压力事件。心理卫生学认为,生活应激事件对个人心理产生强烈冲击,是引起心理异常的常见原因之一。全职妈妈在短时间内同时经历新增家庭成员和失业双重生活应激事件,是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者。
全职母亲的生理特征:心情受产后激素水平、疲劳等生理因素的影响
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首先是身心问题,生理因素对心理的影响是基础。全职妈妈亲身经历了十月怀胎的各种各样不适级痛苦的 来自家庭的烦恼:全职母亲对传统家庭的交往方式更敏感 欧美社会没有长辈照顾孙子的传统,女性产后退休带孩子主要是为了节约家庭开支,长辈偶尔照顾孩子,不介入孩子的抚养方式。与欧美社会不同,中国家庭的长辈帮助看孙子,长辈们也通过“给予具体的 全职母亲 全职母亲们最困难的是自我价值在哪里,这在高学历全职母亲中尤为明显。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生就是社会动物,个人对自我价值的判断必然受到社会观念的影响,全职母亲也是如此。寒窗苦读十几年,学了那么多专业知识,不是为了在家带娃娃吗?经历了十几年男女平等思想的熏陶,在职场上没有实现自己的价值,拥有自己的事业,反而被丈夫养育,在经济上依赖别人谈独立人格吗?社会观念不承认有娃娃的价值,自己的辛苦不能正视,这些都会让全职妈妈痛苦。 日剧《逃避可耻但有用》 日剧《逃避可耻但有用》讲述的是没有孩子的全职主妇,但在《回归家庭的女性劳动价值是多少》这个话题上引起了讨论。剧中,女主人公的设定是高学历的高知识女性,但是因为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所以不得不去男主人家做契约家政妇,男女双方在交往中逐渐产生爱意成为真正的夫妇。男性决定结婚后结束以前提供给女性的家政服务有偿合同,理由是彼此的雇佣关系变成了夫妻关系,家务劳动是免费的。女主人认为爱是无价的,但家务劳动是有价值的,家庭主妇是丈夫永久雇用的,不能辞职,以劳动价值评价主妇的家务劳动,反对以主妇做家务是天经地义为借口进行爱情剥削。 女主提出的价格是每年304.1万日元(约18万元人民币),这个价格当然不是口头上的,实际上是2013年日本内阁府经过研究所发表的日本专职主妇家务年收入报酬的推算。每年约18万人民币,谁说女性在家的劳动不值钱? 全职母亲再次出发:回归之路困难 很多全职母亲都不打算在家带孩子,她们希望孩子3岁左右回到工作岗位,通过在工作岗位上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由于长期与社会脱节,她们在找工作时遇到了很多困难。国内社会政策的不完善,使全职母亲再就业的道路更加困难。相比之下,欧美社会有比较灵活的打工岗位,继续教育训练,有助于母亲更新知识,适合工作。但是,这并不能阻止中国母亲们的探索之路。近年来,随着社交网络和媒体的盛行,很多全职母亲投身于自主创业,她们开设网店,写公共编号,参加在线教育,取得了很小的成果。她们的努力和付出值得社会理解和尊重。 最后的西学姐想说,结婚生子对很多人来说是人生的必然经验阶段,无论你是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妈妈,都不要背负Guiltybag(罪恶的负担),不要认为照顾孩子是荒废的事业毕竟,人们必须学习平衡和选择,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别忘了养育孩子的事情,有父亲们吗? 部分图像来自网络,如果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