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性婚姻有必要维持下去吗?

发布时间:2021-05-17 15:07:12

记者:你对现阶段中国婚姻现状有何看法?

徐兆寿:不太乐观。因为正好赶上了社会变革期。在这个时期,人们的婚姻观不稳定,离婚率也相当高。现在是建国以来第四次离婚的高潮。在这个时期,离婚率最高的是自由恋爱的年轻人,年龄在28岁到40岁之间。第一次离婚的高潮是建国初共和国的元勋们离婚,第二次是文革期间因政治问题离婚,第三次是上山下乡后进城离婚。现在是第四次。现在的年轻人因为恋爱结婚了,不应该离婚,正是他们在闪婚。这是值得重新考虑恋爱和婚姻本质的现象。

记者:离婚人群中有多少是因为性的不和谐?

徐兆寿:性因素在80年代后期占有一定比例,在传统社会,性不是问题,但80年代以来,性在婚姻中占有很大比例,开始成为离婚的因素,现在这个比例越来越大。

记者:你认为性在婚姻中扮演什么角色?

徐兆寿:追求性生活的和谐成为中国人现在青年夫妇的目标,但也成为教条,是青年轻视结婚的理由之一。性是婚姻中的中介作用,如果婚姻没有性,传统婚姻就不存在。生育首先不存在,其次是人的自然需求,不能满足这个需求,婚姻方向社会寻求帮助是离婚的原因。

记者:无性婚姻夫妇找过你吗?你告诉太多了吗?

徐兆寿:有,但很少。因为我咨询的大多是大学生。无性婚姻也是婚姻的一种。这种婚姻把性作为物质的存在,虽然没有融合精神,但是这种婚姻有很多痛苦。因为那是灵肉分离的存在。

记者:啊,现在的年轻人怎么看上一代的婚姻观?

徐兆寿:现在的年轻人认为上一代的结婚没有恋爱,不知道结婚家庭发生的一系列问题。他们认为不能和谐地分手。为什么需要在一起?他们从未经历过婚姻的痛苦,对婚姻和家庭没有理性的认识。他们可能会因为恋爱中的一句话而分手,但他们必须遭受巨大损失。

记者:他们同意父母对幸福婚姻的认识吗?

徐兆寿:不认同。他们认为爱是至上的,可以超越任何存在,包括亲情。当然,这也只是一部分,不是一切。这是由西方特别是美国60年代流行的恋爱至上主义观念的影响。他们对幸福还没有固定的概念。上一代人的幸福观存在着许多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但现在他们大多接受西方观念,存在文化差异。

记者:你说得对,你认为无性婚姻应该分手还是继续?

徐兆寿:性是形状下的物质存在,也是形状上的精神存在。例如,有人问杨振宁的故事。杨振宁此时可能没有性能力,但并非没有性意识。同时,性也有几种方法。男女双方发生身体交叉性行为是传统的模式,但也有自慰等无性能力方面通过其他手段获得性快感和性高潮的方法。只要双方觉得和谐,就不用分手。当然,如果双方中的一方感到痛苦,比如劳伦斯的《查特莱夫人的恋人》中的女主人公,她必须在痛苦中去外部世界寻求性,婚姻自然会解体。所以应该分别对待。我认识一对老夫妇,问他们这个问题。老妇人说,他可以用很多亲密的动作让自己的恋人幸福。他们很幸福。

记者:你认为男女之间可能存在一种没有性的幸福吗?

徐兆寿: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面对世俗的许多观念责难,反而团结起来,重视对方的存在。其实,婚姻在世俗水平上是性的联系,但上层是精神的和谐。无性的幸福一定不存在。因为即使是无性婚姻,它也是有性的,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

记者:男性因性而爱,女性因性而爱,你同意这个意见吗?

徐兆寿:从医学上客观地看,女性身体每月只有两次雌激素高峰,男性在各种刺激下随时都可以产生雄激素高峰。因此,男人爱性,女人爱性。但是,从社会因素来看,这是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存在。有一定的理由,但是不合理的存在。在男性权利社会,男性的占有权比女性强,优先,看起来像这样。相反,女性要求稳定,社会道德多面向女性,女性在性方面非常谨慎,引起了这样的文化畸形。其实,在现代社会,这种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