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恋型人格 2个方法治疗自恋型人格障碍
发布时间:2022-03-03 19:00:00
发布时间:2022-03-03 19:00:00
一个客观事实是:所有的正常爱的关系中都有自恋的因素。这里有一些程度问题。正常人的爱的关系与自恋人爱的关系的区别就是:正常人在爱的时候虽也有把自己理想投射到对方身上、但能意识到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不同于自己的欲望与需要。正常人在投射的同时知道自己和他人的区别。
自恋人的内心似乎在说:我不爱自己谁爱我。
成因
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通常在童年时期受到过多的关注和无原则的赞赏,同时又很少承担责任,很少受到批评与挫折。
心理学家认为自恋人格的产生源于自体客体(父母或主要抚养者)长期无法深入儿童的自恋需要,而使个体的自恋发展遭受创伤性挫折,进而导致自恋力比多固着于原始的自体客体——理想化双亲影像和夸大自体——之上,正常的变形性内化过程受阻,自恋发展停滞在儿童甚至更早的婴幼儿时期。
具体说来,如果孩子遭受严重的自恋创伤,那么夸大自体便很难融入到人格当中,继续以原有的形态追寻原始的好表现性和夸大幻想。同样的,如果孩子在与自己仰慕的成人互动时感受到创伤性的失望,那么理想化双亲影像便也无法转化为超我,而是以未改变的形态继续去追寻原始的、过渡的、完美的自体客体,只为了能够保持原有的自恋平衡。。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