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说过:“言语的力量胜过黄金,它能延伸情感的距离。”说话是本能,但会说话却是一门艺术。会表达的人总能让人如沐春风,而不会表达的人往往令人避之不及。
在这个数字时代,微信成为主要的社交工具。屏幕背后的交流方式,反而更容易暴露一个人的真实修养。那些情商欠佳的人,往往会在微信上频繁使用这三类话语。
一、刻薄的嘲讽话语
歌德有句名言:“嘲笑他人的人,往往看不清自己的可笑之处。”每个人的社交圈里,总有那么几个说话不知分寸的人。
1、他们错把刻薄当幽默
当别人分享喜悦时,他们总要泼冷水;当别人表达观点时,他们总要显摆优越感。这种不合时宜的拆台行为,只会让人尴尬不已。
2、伤人而不自知
在被反击时,他们总是以“开个玩笑而已”来搪塞。殊不知,言语的伤害已经造成。历史上隋炀帝杨广就是典型例子,他本想用“炀”字嘲讽陈叔宝,最终这个谥号却落在了自己头上。
3、尊重是沟通的基础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有句台词提醒我们:不要轻易评判他人,因为每个人的处境都不尽相同。高情商的人懂得用平等和尊重来弥合差异。
二、咄咄逼人的反问句
心理学研究表明,反问句是最具攻击性的表达方式之一。
1、强势者的语言习惯
这类人习惯用“这你都不知道?”、“这么简单都不会?”等句式来彰显优越感。网上有位大学生分享,室友的反问式沟通让她倍感压力。
2、傲慢的盲区
这种廉价的优越感往往源于内心的不自信。他们活在自己构建的世界里,看不到更广阔的天地。
3、谦逊的智慧
真正有见识的人懂得倾听和尊重。就像罗翔老师所说,夜郎自大是无知者的通病。智者明白世界的广袤和自身的渺小。
三、浮夸的自我吹嘘
卡耐基曾指出:“最可悲的人,是用夸张的自夸来掩饰内心的自卑。”
1、虚荣心的表现
自卑者喜欢炫耀自己没有的,能力者喜欢显摆自己仅有的。在虚拟社交中,这种现象尤为明显。
2、江西“周公子”的教训
那位自称国企员工的网友,在朋友圈大肆炫耀奢侈品和人脉,最终不仅谎言被戳穿,还连累家人接受调查。
3、真正的富足
作家亦舒说得好:内心富足的人不需要炫耀。当一个人足够强大时,赞誉自然会来。
《荀子》中写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情商高低不在于能说会道,而在于懂得分寸。与人相处,不需要八面玲珑,但一定要谨言慎行。培养良好的表达习惯,收获的不仅是好人缘,更是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