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何权峰说:“气度变大,抱怨就变少;胸襟变宽,路就变广;格局够大,问题就消失不见。”格局看似虚无缥缈,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格局小的人,眼界狭隘,容易在琐碎的小事中沉沦。格局大的人,不计较,不在意,从容豁达,自在沉静。一个人的格局有多大,他的未来就有多宽广。
一、不计较,破事离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五代·布袋和尚《插秧偈》
人生若没有高度,看到的都是问题;人生若没有格局,纠结的全是鸡毛蒜皮。所谓格局,就是眼中有未来,心中少计较。
1、人生这一路,困难重重,让人烦躁不堪的破事也时常发生。倘若事事计较,心便负重太多,只会越陷越深。当你放大格局,把心放宽,生活自然过得安心舒坦。
2、五代十国时期的宰相冯道,以胸怀宽广被世人称赞。曾有人对他不满,牵着一头驴在大街上游走,驴脸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冯道”两个大字。事情传到府中,下人们都面露怒色,提议找出驴的主人,教训那人一顿。可冯道却制止了他们,满不在乎地说:“天下同名同姓的人那么多,这可能是有人在为驴找寻失主,有什么奇怪的呢?”
3、生活如同奔腾不息的潮水,如果你将自己逼进角落,只会与礁石激烈碰撞,伤痕累累;而当你面向宽广无垠的大海,迎接你的必定是一望无际的美景。心中有江海,眼里无是非。不纠缠、不较劲,才是一种大智慧,把时间用来享受生活,日子才能有滋有味。
二、不在意,烂人远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四》
宁与智者打一架,不跟烂人说句话。遇到消耗你的烂人,与他们较劲无异于是在给自己找罪受,结果往往得不偿失。
1、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在意,不搭理,丰盈自己。当你站到了更高的层次上,那些非议你的话,就再也不会传到你的耳中。
2、《庄子》里有个叫士成绮的人,听到世人常常夸赞老子的智慧,于是跋山涉水,来拜访老子。到了老子的住处之后,却发现老子其貌不扬,住的地方简陋且杂乱无章。不禁心生失望,甚至嘲讽老子:“我看是老鼠还差不多。”老子就像没听到一样,沉浸在自己的书中。
3、高僧拾得说:“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把他当成一阵风,由他来,随他去,你要做的,就是在这阵风刮过之后,拍拍身上的灰尘。
三、放大格局,好运自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清·林则徐
《谏逐客书》中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泰山之所以如此高大,是因为不舍弃任何微小的土壤;河海之所以深广,是因为汇聚了若干细小的溪流。
1、能容他人,自能成就你的格局和气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有一些人为了蹭热度,以他的名义发表作品。甚至有家出版社联系莫言本人说要他给稿费,全然不知手中的稿件并非出自其手。
2、莫言得知被冒名后,非但没生气,反而向一些作品的原作者,发出“认领邀请”,请他们来把稿费领走。并幽默地表示:“这些作者都是才华横溢,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发自己的作品,用我的名字,岂不是便宜了我。”
3、常言道:天之大,能容浩瀚星海;地之大,能养万物生灵;海之大,能纳百川奔流;人有大格局,则天地沧海尽在心胸之间。凡是有大格局的人,必定胸襟宽广,不拘泥于眼前的得失,目光长远,待人豁达大度。
有句话说“格局之上,所见之处,步步皆景。”格局小的人,困于眼前的苟且,而格局大的人,看遍了诗与远方。其实大格局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不停地经历,不断地沉淀,内心平静了,灵魂安顿了,格局自然会撑起来。人的一生是万里河山,把心胸放宽,格局放大,则所见皆风景,所行皆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