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能打新冠疫苗吗?哪些人群不能接种新冠疫苗
发布时间:2021-07-15 15:32:40
发布时间:2021-07-15 15:32:40
近期报道,美国189万注射辉瑞的mRNA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人群中,21例出现了严重的过敏反应。这些过敏的病例通过注射肾上腺素很快康复。但新闻媒体报道还是引起不小的恐慌,毕竟严重过敏反应是可能导致休克甚至发生死亡的。那么,有过敏史的人群能否打新冠疫苗呢?
我国批准有条件上市的疫苗我国目前批准紧急上市的新冠疫苗为国药集团旗下的灭活疫苗。灭活疫苗是指先对病毒或细菌进行培养,然后用加热或化学试剂将其灭活,使其失去感染性,但是能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这种疫苗通常由整个病毒或细菌组成,也可由它们的裂解片段组成为裂解疫苗。像百白破疫苗、流行性感冒疫苗、狂犬病疫苗和甲肝灭活疫苗等(部分有其他类型)。
我国新冠灭活疫苗研发路径图
这款疫苗经过严格的动物试验(食蟹猴、兔、豚鼠、大鼠、小鼠等)后开始进行人体试验。2020年10月我国学者在LANCET杂志上发表了灭活疫苗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I期临床试验纳入18-59岁以及60岁以上的两组人群,进行随机、安慰剂、双盲的临床试验共192人。疫苗组有34例发生不良良反应,安慰剂组有7例,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16)。所有不良反应均为轻中度。
2016年JACI杂志发表了来自英国的研究。该研究分析了英国儿童和成人接种疫苗后发生过敏的风险。该研究利用2009年1月-2011年12月间“疫苗安全性链接”数据,所诊断的疫苗过敏符合Brighton协作组预防接种过敏的定义。25173965剂疫苗接种后,共报告了33例疫苗过敏的病例。疫苗过敏的发生率为1.31/百万(95%CI,0.90-1.84)。疫苗过敏的发生,无明显年龄和性别的差异。其中三价流感灭活疫苗过敏发生率为1.35/百万(95%CI,0.65-2.47)。无疫苗过敏死亡病例的报告。
总之,疫苗过敏发生率十分罕见。2018年,JACI杂志发表了美国1990-2016年间接种疫苗后出现全身过敏反应的研究文章。研究数据来自疫苗不良反应报告系统(VAERS),一共有467960例不良反应的报告,其中828例(0.18%)诊断为过敏,654例(79%)为严重过敏反应。流感疫苗为报告例数最多的疫苗类型。41%报告的疫苗过敏病例既往无过敏史。总共有8例死亡病例,其中4例无过敏史。
按照美国疫苗接种数量来计算,1990-2016年间疫苗过敏的比例约为0.6/百万。总之,美国疫苗过敏的发生率是极为罕见的,但既往无过敏史的人群也可能发生疫苗过敏。绝大多数疫苗过敏的病例经过治疗后完全康复,极其罕见情况出现因疫苗过敏发生死亡。
我国学者2018年在《vaccine》杂志上发表了2010-2015年免疫接种后发生死亡的数据报告。2010-2015年间,国内“免疫接种报告系统”一共上报了120例因疫苗注射后确认为与疫苗相关的死亡病例,每百万次注射死亡率为0.04。其中55例因严重过敏反应而死亡,占比45.8%,为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常见的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百白破疫苗、卡介苗和乙肝疫苗。由此可见,我国确实发生过因严重过敏反应而死亡的极端情况,而且占所有疫苗注射相关死亡的近一半。
美国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CDC)的推荐意见在疾病预防控制领域,美国CDC在全球享有盛誉,具有相当的权威性。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推荐意见。美国CDC网站上专门有一个页面阐述了COVID-19疫苗与过敏反应的推荐。美国目前附条件批准的疫苗均是mRNA疫苗,与我国不同。
只能作为参照。如果你对COVID-19疫苗产生过严重过敏反应如果对mRNACOVID-19疫苗的任何成分出现过严重过敏反应,则不能接种目前已有的mRNA疫苗。如果接种第一剂mRNACOVID-19疫苗后出现了严重过敏反应,则不能再接种。如果接种COVID-19疫苗后出现非严重的过敏反应一些人群接种COVID-19疫苗后4小时内出现了非严重的过敏反应(速发型),包括风团、肿胀、喘息(呼吸困难),但并不需要肾上腺素治疗。如果你对mRNACOVID-19疫苗的任何成分出现过速发型过敏反应,CDC不建议再接种mRNA新冠疫苗。如果你接种第一剂mRNACOVID-19疫苗后出现速发型过敏反应,CDC不建议再接种mRNA新冠疫苗。同时建议咨询过敏专科医生提供具体的指导。
如果对其他类型的疫苗有过敏史如果你对疫苗或其他注射的药物产生过速发型过敏反应,尽管不严重,建议咨询过敏专科医生来判断是否能打新冠疫苗。如果你对疫苗外的过敏原过敏CDC建议曾有严重过敏史的情况,与疫苗或注射药物无关(食物、宠物、蜂毒、环境或乳胶等过敏原相关),则可注射疫苗。如果曾有口服药物过敏史或严重过敏的家族史,也可进行疫苗注射。如果你对聚乙二醇(PEG)或聚山梨醇酯过敏mRNA新冠疫苗含有聚乙二醇(PEG),聚山梨醇酯并不包含在疫苗中,但与聚乙二醇相关。
对聚乙二醇(PEG)或聚山梨醇酯过敏,则不可接种mRNA疫苗。小结从既往发表的研究来看,疫苗确实会发生过敏反应,但总体而言发生率较低。我国发生过的疫苗相关死亡的病例中严重过敏反应占了近一半,提示我国疫苗接种机构对于严重过敏反应的抢救治疗可能还存在不足之处。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接种疫苗一旦出现了严重过敏反应,应当第一时间肌注肾上腺素进行救治。
我国紧急批准上市的疫苗为灭活疫苗,疫苗I/II临床研究显示安全性良好,极少数发生过敏反应。目前我国已广泛开展重点人群接种,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没有过敏相关的数据可查。参照美国CDC的建议,谨慎建议如下:若接种第一剂疫苗后发生了严重过敏反应,则不能接种第二剂。
若既往接种其他疫苗或注射药物出现了严重过敏反应,则不能接种新冠疫苗。若对疫苗任何成分有严重过敏反应病史的人群,不能接种新冠疫苗。既往有非药物严重过敏史的人群,建议咨询过敏专科医师意见是否可接种新冠疫苗。任何接种点,应当具备严重过敏反应救治的人员、药物、设备及场所。若有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应当尽快肌注肾上腺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