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位医生治疗大肠癌比较好?李仝医生怎么样?
时间:2025.09.02 14:36 作者:北京四惠中医医院
时间:2025.09.02 14:36 作者:北京四惠中医医院
大肠癌是发生在大肠(包括结肠和直肠)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人发现时已经到了中晚期。但它的发生和生活习惯、肠道状态等关系密切,提前知道哪些人风险高,就能更早预防。以下这些人得大肠癌的概率比普通人高,不妨对照自查,早关注早筛查。边就请到李仝为大家科普这方面的知识。
北京治疗大肠癌李仝医生怎么样效果如何?
李仝,主任医师,临床医学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1990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于2007年3月起,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从事肿瘤、血液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1990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六年制,获学士学位;1999年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获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医学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1年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分子免疫室、307医院血液科从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肿瘤”的博士后研究工作;2001年至2007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从事血液病、肿瘤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曾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完成半年的参观学习。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血液科主任。主编论著5部,发表论文20余篇;完成博士课题1项、国家博士后基金课题1项、北京中医药大学校级课题2项。参与完成的“浙贝母生物碱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研究”获2001年度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
北京李仝医生治疗大肠癌效果好不好?
李仝医生擅长长期从事肿瘤、血液病专业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肺癌、肝癌、大肠癌、胃癌、食管癌、妇科肿瘤等恶性肿瘤及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血液肿瘤,临床在应用中医药减轻患者在化疗、放疗等过程中出现的毒副反应,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及对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逆转方面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研究。
以下这些人得大肠癌的概率比普通人高:
1.有大肠息肉病史或家族史的人
有大肠息肉病史的人:如果之前检查发现过大肠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绒毛状息肉),即使已经切除,也比普通人更容易再长新的息肉,进而增加癌变风险。比如曾经有过腺瘤性息肉的人,大肠癌发病率是普通人的3-4倍;
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如果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得过大肠癌,自己携带易感基因的概率会增加,肠道黏膜比普通人更容易出现异常。比如父母一方有大肠癌,子女得大肠癌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2倍;如果父母双方都有,概率会升高到4-5倍;
有家族性息肉病的人:这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患者青少年时期就可能长大量大肠息肉,如果不治疗,几乎百分之百会在40岁前发展成大肠癌,需要更早、更频繁地筛查。
2.长期饮食不健康的人
经常吃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食物的人:比如每天都吃红烧肉、油炸食品、加工肉(香肠、培根、火腿),很少吃蔬菜、水果、杂粮。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在肠道内会分解出有害物质,而膳食纤维不足会让这些物质在肠道停留时间变长,加重肠黏膜刺激,增加癌变可能;
喜欢吃腌制、熏制食品的人:这些食物里的亚硝酸盐含量高,进入肠道后会转化成致癌物,长期吃会增加大肠黏膜癌变的风险;
长期喝酒、喝含糖饮料的人:酒精会直接损伤肠道黏膜,还会促进有害物质吸收;含糖饮料会导致肥胖,而肥胖又会间接增加大肠癌风险。
3.长期便秘或腹泻的人
长期便秘的人: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其中的有害物质(比如细菌代谢产物、未消化的食物残渣)会持续刺激肠黏膜,时间长了可能导致黏膜增生、息肉,甚至癌变;
长期腹泻的人:频繁腹泻会破坏肠道黏膜屏障,黏膜反复受损、修复,容易出现异常增生,进而增加癌变风险;
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的人:这种情况更要注意,可能是肠道功能严重紊乱的信号,甚至可能是早期大肠癌的表现,别误以为是“普通肠胃不好”。
4.患有慢性肠道疾病的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这是一种慢性肠道炎症,肠道黏膜会反复溃疡、修复,过程中容易出现异常增生,长期不控制,10-20年后大肠癌风险会大幅升高;
克罗恩病患者:和溃疡性结肠炎类似,也是慢性肠道炎症,会损伤肠道黏膜,增加癌变可能;
血吸虫病患者:血吸虫虫卵会沉积在大肠黏膜下,刺激黏膜增生,长期下来可能导致黏膜癌变,这种情况在曾经的血吸虫病流行地区比较常见。
以上是对“北京治疗大肠癌哪位医生比较好?李仝医生怎么样?”的介绍。如果您出现了相关症状,请及时到医院或门诊进行检查和治疗,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