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港仁和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动态 > “上病下治”,重点刺激足部

“上病下治”,重点刺激足部

时间:2025.07.28 08:15 作者:龙港仁和医院

眼干揉大脚趾。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过度用眼已成为常态,眼干眼涩的情况越发常见。眼干的症状虽在眼部,根源却在“肝”。传统医学认为,“肝开窍于目”,是指肝经上连于眼睛,眼睛的功能有赖于肝血润养,视力强弱和肝有直接关系。如果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就会出现两眼干涩、视力减退等症状。很多人一开始滴眼药水会有所缓解,但治标不治本,时间久了,眼药水也不起作用了,这就是肝的润养不足引起的,需从根本上治疗。大敦穴,是肝经的起始穴、肝经之气发出的地方,位置在足大趾末节趾甲根边缘外侧0.1寸处。根据个人情况,每日按揉100~300次,力度以局部轻微酸痛为宜,可以促进肝经气血的运行,润养双目,缓解眼睛干涩症状。

甲状腺结节搓脚缝。甲状腺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长,这和人们长期情绪不畅、压力较大有密切关系。甲状腺位于颈前中正的位置,肝、脾、胃、肾、任等经脉均循行至此处,是群经交会的部位之一,其对协调全身脏腑阴阳平衡起到了关键作用。脚趾缝,也就是中医所讲的“八风穴”,恰好是肝、胃、胆之荥穴,常搓脚趾缝可起到疏肝利胆、调理脾胃的作用。甲状腺所过之经脉运行通畅,甲状腺自身的气血亦能通畅。搓脚趾缝没有严格的次数及时间要求,有空时用手指或布条搓摩即可。需要提醒,有严重脚气和脚趾缝有皮损者不宜使用此方法。

消化不良扳脚趾。消化功能涉及多个脏腑:胃负责将食物研磨;肝负责分泌胆汁,胆汁可以进一步促进食物消化;胆负责储存胆汁,在需要时排入肠道,进一步促进食物分解;脾负责输布水液,运化水谷精微。从经络上看,脾经循行过足大趾内侧,肝经循行过足大趾外侧,胃经循行过足二趾和足三趾,胆经循行过足四趾,可见消化功能与足趾有着密切关系。经常扳脚趾或按揉脚趾,可激发脾、胃、肝、胆的脏腑之气,促进消化和吸收。扳动脚趾以每足趾15~20次为宜,不拘时间,不可用力过猛,以足趾有可接受的拉伸感为宜。

止咳按脚背。咳嗽主要涉及肺脏、气管、支气管、喉等器官,而这些脏器主要位于胸腔,对这些脏器的足部反射区进行刺激,可起到止咳、平喘、宣肺的功效。胸腔的足部反射区在足背部,而且区域较大,肺和气管的足部反射区在足底前端,身受咳嗽疾患困扰的人群,平时用手指点按肺和支气管的反射区,可起止咳效果。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 药食搭配抗肿瘤

下一篇: 代茶饮,多选花草少泡根茎

推荐医生

热门文章

在线咨询 根据病情快速匹配专家 免费预约 免费预约,快速就诊 就诊指南 一对一指导,放心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