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军建医院医生讲解:面瘫与中枢性面瘫在症状分布上有何不同
时间:2025.04.26 14:43 作者:成都军建医院
时间:2025.04.26 14:43 作者:成都军建医院
面瘫可分为周围性面瘫(如贝尔麻痹)和中枢性面瘫(如脑卒中导致),两者在症状分布上有显著差异,具体如下:
一、周围性面瘫(贝尔麻痹等)
1、病变部位:
面神经核或面神经本身受损(如病毒感染、外伤)。
2、症状分布:
同侧面部:
额纹消失:无法皱眉,患侧额肌瘫痪。
眼睑闭合不全:不能闭眼,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
口角下垂:鼓腮漏气,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
鼻唇沟变浅:患侧鼻唇沟消失。
味觉障碍(部分病例):舌前2/3味觉减退。
表情肌瘫痪:面部整体肌肉无力,表现为“面具脸”。
典型表现:
患者常因无法闭眼、漏饭、流口水而就诊,且症状全面累及同侧上下面部。
二、中枢性面瘫(如脑卒中、脑肿瘤)
1、病变部位:
大脑皮质运动区或皮质脊髓束受损(如脑梗死、脑出血)。
症状分布:
2、同侧面部:
额纹存在:可正常皱眉,因额肌受双侧皮质支配。
眼睑闭合正常:不受影响。
口角下垂:仅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如下唇、口角下垂,不能鼓腮)。
3、上运动神经元特征:
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如巴宾斯基征)。
典型表现:
患者常因口角歪斜就诊,但额纹和眼睑功能正常,症状局限于同侧下面部。
三、临床鉴别要点
1、额纹检查:
周围性面瘫:无法皱眉,额纹消失。
中枢性面瘫:可正常皱眉,额纹存在。
2、眼睑功能:
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角膜反射减弱。
中枢性面瘫:眼睑功能正常。
3、伴随症状:
周围性面瘫:可能伴耳后疼痛、味觉减退。
中枢性面瘫:常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等。
周围性面瘫表现为同侧上下面部全面瘫痪,而中枢性面瘫仅累及同侧下面部,且额纹和眼睑功能保留。明确鉴别有助于精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