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熊儿童专家陈婷,儿童多动症到底是什么?
时间:2024.07.17 15:19 作者: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时间:2024.07.17 15:19 作者: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在孩子成长的画卷上,偶尔会有那么一抹不按常理出牌的色彩,那就是儿童多动症。它像是草原上那匹精力旺盛的小马驹,无时无刻不在奔跑,难以驯服,却也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探索的欲望。
陈婷,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神经与行为发育科门诊主任,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十余年曾在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学习和工作,长期致力于儿童神经与行为发育疾病的临床诊断、评估、治疗,经验丰富。用专业、耐心、爱心与责任帮助许多儿童解除病痛,广受患者好评。
擅长: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学习闲难、遗尿症、智力低下、语言发育迟缓、脑瘫、癫痫等神经行为发育障碍类疾病
作为一位在儿科医院深耕数十年的儿科医生,我给大家分享一下儿童多动症的相关知识。
多动症的定义
儿童多动症,医学上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它不是简单的“淘气”或“不够听话”,而是一种影响孩子注意力、冲动控制及活动量的复杂状况。就像是一台频道频繁切换的电视机,孩子的大脑似乎总是停留在寻找下一个刺激的频道上,难以专注于当前的任务。
多动症(ADHD)在不同孩子身上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症状组合,但大致可分为三大类:注意力缺陷、多动以及冲动行为。
注意力缺陷:
1.难以持续关注:孩子很难长时间专注于某项任务或游戏,即使是他们感兴趣的活动。
2.容易分心:环境中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导致他们频繁中断当前活动。
3.组织能力差:难以规划任务的步骤,经常忘记日常物品,如作业、书本或玩具。
4.细节错误频发:因为粗心大意,作业或活动中常出现不应有的错误。
5.听指令困难:似乎没有在听人讲话,需要反复提醒或指示。
多动:
1.坐立不安:在需要安静的场合中,如课堂或家庭作业时,不停地扭动、踢腿或离开座位。
2.过度活跃:在家里或室外环境中,活动量明显超过同龄孩子,几乎片刻不停。
3.不安宁的手脚:即使在需要静坐的活动中,也常常摆弄物品或手脚不自觉地动个不停。
冲动行为:
1.打断他人:在对话中不等别人说完就插嘴,不易等待轮到自己。
2.行为不顾后果:做决定前缺乏思考,如突然跑出教室或做出危险动作。
3.情绪波动大:易怒、情绪反应迅速且强烈,有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多动症若未得到适当管理和治疗,可能对孩子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业影响:
·学习成绩往往低于潜能水平,阅读理解、数学计算等基础学科尤为困难。
·高频率的作业遗漏和考试成绩不佳,可能导致学业落后和自信心受损。
社交障碍:
·因冲动行为和难以遵守游戏规则,孩子可能在同伴中不受欢迎,难以建立稳定的友谊。
·长期的社交挑战可能引发孤独感、抑郁或焦虑情绪。
情绪与行为问题:
·面对持续的挫败感,孩子可能发展出自卑、愤怒或对立违抗的行为。
·家庭关系可能因频繁的冲突而紧张,影响亲子关系的和谐。
长期发展风险:
·成年后,未经有效管理的ADHD患者可能在职业发展、财务管理、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更多挑战。
·部分人可能伴有其他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症、抑郁症或物质滥用。
了解多动症的这些表现与危害,有助于我们更早识别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为孩子铺设一条更加平稳的成长道路。通过综合性的治疗和支持,每个孩子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赛道上,跑出精彩的人生。
面对多动症,关键在于综合治疗与家庭社会的全面支持:
·专业评估:首先通过专业医疗团队进行详细评估,确诊并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
·个性化治疗:结合药物治疗与非药物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家庭疗法和教育支持,制定个性化治疗计划。
·教育调整:学校应提供适应性教育方案,如增加个别辅导、灵活的学习安排,帮助孩子发挥优势。
·家庭支持:父母的理解与耐心是孩子坚强的后盾,通过正面激励、建立规律生活作息,共同营造稳定的家庭环境。
·社会理解:提升公众对多动症的认识,减少误解与偏见,为孩子创造一个包容与理解的社会环境。
正如夜空中每一颗星星都有其独特的光芒,每个孩子也应享有展现自我光彩的机会。面对多动症,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和温暖的心,共同为这些活力四射的小探索者们铺设一条理解与支持的道路,让他们在成长的旅途中,学会驾驭内心的风帆,勇敢前行,在各自的天空中璀璨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