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县性病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动态 > 艾滋病有哪些表现?艾滋病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艾滋病有哪些表现?艾滋病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时间:2023.11.01 14:41 作者:临夏县性病医院

艾滋病是目前尚无有效治疗办法的一种传染病,故应以预防为主。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可首先回顾自己是否有过“危险行为”。而握手,礼节性接吻,共用衣服、手套和鞋袜,共用,拥抱,共用马桶和厕所,共用桌、椅、板凳,共用书、笔、纸,共同进餐,共用游泳池和浴池以及被蚊子叮咬等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

当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并不会很快使人体有异常感觉。开始几年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外表看上去完全正常。他们可没有任何症状地工作和生活几年。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平均经过7~10年才会出现症状。

在感染艾滋病病毒数周内可能出现一些急性早期病状,如淋巴结肿大、皮疹、盗汗、头痛、咳嗽等,有的与一般感冒差不多。有高危行为的人若出现以下症状可高度怀疑感染了艾滋病,如长期低热、慢性腹泻、体重下降、咳嗽、盗汗等。

艾滋病各个时期的表现介绍

艾滋病急性感染期的肌肤损害

肌肤粘膜是艾滋病侵袭的主要部位之一。肌肤损伤主要表现为皮疹,多为无痒性红色斑丘疹,偶尔有弥漫性荨麻疹或水疱疹,皮疹发生部位多为面部、躯干,重者全身都可呈现。许多艾滋病患者是以肌肤损害为首发表现的。

艾滋病急性感染期的全身表现

全身表现包括:发热、咽痛、盗汗、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慢性腹泻也是某些艾滋病患者的非常显着的早期临床表现。艾滋病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反复呈现的低热,伴有寒战、消瘦、疲乏无力,体重下降、嗜睡无力,不能支持平常的体力活动,且找不到发热、腹泻和体重减轻的缘由。

急性感染期的中枢神经系统表现

在神经系统的损伤中约9%的患者可能呈现急性HIV脑膜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检查中单核细胞增多、蛋白含量增高。上述表现继续2~3周后多可自行恢复。临床表现有20%~40%的艾滋病患者有神经性疾病。神经紊乱病症已被公认为艾滋病患者发病与致死的常见缘由。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常与各种机会感染导致的表现并存,较常见的有亚急性脑炎。

急性感染期的淋巴结肿大

当高危人群患者呈现不能用其他缘由解释的全身淋巴结肿大,很可能与艾滋病毒感染有关,其发生率为55%~。淋巴结肿大的程度与血清内艾滋病抗体滴度高低相关,常多见于颈后、颌下或腋下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结不融合,质硬,偶有压痛,表面肌肤无改动。

2。潜伏期

潜伏期又称无表现感染期,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表现,但潜伏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期,病毒在继续繁殖,具有激烈的破坏效果。潜伏期指的是从感染HIV开始,到呈现艾滋病临床表现和体征的时间。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如今认为是2--10年。这对早期发现患者及预防都造成很大困难。潜伏期后,8年内将有50%的人发展为艾滋病。有报告称,1至7年内从感染病毒到发病,其份额依次为1.5%,5%,10%,15%,25%,30%和40%。儿童艾滋病潜伏期短,平均为12个月。这时用很敏感的方法检测艾滋病感染者浆中的病毒核醒量,可猜测5年内发病的机率。

3。艾滋病前期

潜伏期之后,呈现显着的与艾滋病有关的表现和体征,有人称之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也有人称之为继续性全身性淋巴腺病等。主要表如今:继续性的淋巴腺肿大,开始于颈部,其次为腋、腹股沟淋巴结等。一般少有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者。体重减轻10%以上。周期性发热,常继续数月。夜间盗汗。发生单纯疱疹病毒、白色念珠菌等各种感染。

4。典型艾滋病期

因为免疫系统被严峻破坏,各种致命性机会感染、肿瘤等极易发生。病变可表面在肺、口腔、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脏、肾脏、眼、关节、肌肤等等。已发生机会性感染者,平均存活期为9个月。

艾滋病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只要能及时的发现艾滋病前期表现,并树立正确的信心,艾滋病一定能得以很好的治疗的,前提当然是我们愈加关注艾滋病,掌握艾滋病前期表现,并应用到实际中。

艾滋病的传播方式是什么

1、触摸传播:包括同及异之间的触摸。、有着更大的感染危险。艾滋病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很多的病毒,在活动也能够经破损处感染,但罕见。④注射器和针头消毒不或不消毒,特别是孩童预防注射未做到一人一针一管危险更大;口腔科器械、接生器械、外科手术器械、针刺治疗用针消毒不严密或不消毒;理发、美容、纹身等的刀具、针具、浴室的修脚刀不消毒;和他人共用刮脸刀、剃须刀、或共用牙刷;输用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查看的供血者的血或血液制品,以及类似情况下的输骨髓和器官移值;救护流血的伤员时,救护者本身破损的肌肤触摸伤员的血液。

3、母婴传播:也称围产期传播,即感染了HIV的母亲在产前、临产进程中及产后不久将HIV感染给了胎儿或婴儿。可通过胎盘,或临产时通过产道,也可通过哺乳感染。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热门文章

在线咨询 根据病情快速匹配专家 免费预约 免费预约,快速就诊 就诊指南 一对一指导,放心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