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博爱中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动态 > 长春胃肠科

长春胃肠科

时间:2023.11.05 17:46 作者:长春博爱中医院

长春博爱无痛胃镜99元!

长春博爱中医院缔造了一支享有盛誉的专家组,凭借着对胃肠疾病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多年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专家组成员们长期深入研究和开展胃肠的临床应用,将国际新研究成果直接用于临床诊治,不断胃肠学领域难题,效果显著。多次引起媒体的报道和同行专家们的关注。同时,医院不断开展同全国众多知名医学院校、医疗机构的合作,与各地医院互派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从而确保医疗技术上的精益求精。

世卫生组织近年来统计发现,胃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80%,这意味着,10个人当中8个人可能就患有与胃有关的疾病。

我国是消化疾病大国,胃病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人们上腹感到疼痛时,反应就是“胃疼”,接着就想“吃点胃药”。对此,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消化科侯晓华教授有话说。

10月27日,2018首届“我讲消化与健康”医学科普金话筒活动总决赛在天津举行。侯晓华教授接受39健康网记者采访,就大家对于胃病常见的误区一一进行了解答。

上腹疼痛?不一定是胃的问题

侯晓华教授表示,目前老百姓对胃病的误区主要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误把其他疾病当作胃病。说到这里,侯晓华教授唏嘘不已。原来侯教授同院的一位教授因上腹疼痛做了六次胃镜,均没有发现问题,可因心梗去世。“上腹疼痛这么久都没有想到是心脏的问题,这才突然去世。”

侯晓华解释,胃病严格来说并不会造成突然的生命危险,若出现上腹疼痛,做完胃镜后没有发现问题,需及时转换思路就诊。

另外,胆囊和胰腺出现问题也会导致上腹疼痛。侯教授有时会根据病情让患者做胆囊超声检查。“可病人觉得自己患的是胃病,不愿意多花这个钱。”

幽门螺杆菌感染该不该杀?怎么杀?

幽门螺杆菌病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种类。2005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因揭示幽门螺杆菌与胃炎的关系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幽门螺杆菌一时名声大噪。

在侯教授的日常门诊中,有些病人一听说自己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认为自己会得癌,要求一定要杀死。

侯晓华介绍,目前可证实,幽门螺杆菌确实与消化系统疾病以及胃癌有关。但关于是否该杀死幽门螺杆菌的问题,侯教授表示,这种细菌危害性不是太大,目前我国60%的人会感染幽门螺杆菌。

“一旦感染了,根据情况,该杀则杀,一次性杀掉;若一次杀不死,不要接着杀。”

幽门螺杆菌主要经口—口及粪—口传播,比如,中国人习惯的集体用餐、父母给小孩子喂食、甚至亲吻都有可能感染。因此,次感染幽门螺杆菌,若杀死了并不代表下次就不感染了。侯教授表示,一次杀不死不要接着杀,可以先搞清楚抗生素用药历史等,过段时间再杀。“就像训小孩,训一次可能有效果,连着训四五次,后面就没有感觉了。细菌也是一样,杀菌有适应症。”

胃里长“皱纹和白头发”怎么办?

很多患者拿到胃镜活检病理报告,看到“萎缩性伴肠化”、“慢性中度萎缩性胃炎伴中度肠化”等字眼时,就忧心忡忡。侯晓华教授表示,大可不必如此担忧。

侯晓华介绍,萎缩性胃炎和肠化都属于“加龄现象”,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胃部也开始慢慢衰老。“萎缩性胃炎就像人老了脸上长皱纹,胃里也会长皱纹;肠化就像长白头发。”因此,他建议若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可不用加以治疗。

萎缩性胃炎和肠化均被列入胃癌的癌前疾病,但变癌的几率不高,侯晓华介绍,前者变癌的几率为0.5%—1%,后者为3%—5%。且变癌有一定的过程,根据侯晓华的临床经验,从无癌到有癌大概需要3—5年。

但若年纪轻轻就患上了这两种疾病应加以关注。侯晓华教授建议,年龄在35岁以上,满足家里有胃癌家族史、患有萎缩性胃炎和肠化、胃部长息肉、做过胃切除手术、患有胃溃疡疾病五个条件中任意一个的患者一定要进行胃部检查。

侯晓华教授建议,远离胃病要做到饮食的规律性,早中午餐按时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少熬夜,多休息;戒掉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 生活中怎么养胃?长春胃肠

下一篇: hp检查哪个医院可以做

推荐医生

热门文章

在线咨询 根据病情快速匹配专家 免费预约 免费预约,快速就诊 就诊指南 一对一指导,放心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