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处有肿物脱出怎么办?
时间:2022.08.01 10:03 作者:南京肛泰中医医院
时间:2022.08.01 10:03 作者:南京肛泰中医医院
王先生总是感觉不得劲,上厕所的时候总是有一块肉掉出来,他就塞回去。
可是有时候蹲太久或者一用力,那块肉又往下掉,堵在肛门口,有时候还会掉出,他只好又塞回去。如此反反复复,王先生非常痛苦,情绪也很低落,只好去医院就诊,诊断为直肠脱垂。
像王先生的患者不在少数,刚开始在肛门处有肿物脱出至肛门口,尤其是排便的时候,排完以后自己能塞得回去,可是时间长了,肿物经常脱出,发炎、肿胀、嵌顿甚至坏死。
为什么会发生肿物脱出呢?原因包括以下几种:
1、全身营养不良,坐骨直肠窝内脂肪被吸收,骨盆底组织空虚,失去对直肠的支持固定作用,以致发生直肠全层脱垂。直肠粘膜下层松弛,容易与肌层分离,则形成直肠粘膜脱垂。
2、直肠前陷凹腹膜反折过低,当腹压增加时,肠袢直接压迫直肠前壁,将直肠向下推出。
3、小儿盆腔支持组织发育不全,不能对直肠承担充分的支持作用,或骶骨弯曲尚未长成,直肠成垂直状态,并且比较活动。又因久痢久泻,腹压持续增加,以致容易发生脱垂,一般多为直肠粘膜脱垂。
4、年老及多次分娩,或分娩时会阴撕裂,以致骨盆底肌肉和直肠支持组织松弛无力,不能固定直肠于正常位置。
5、三期内痔和直肠息肉经常脱出,将直肠粘膜向下牵拉,引起直肠粘膜脱出。
6、长期便秘、腹泻、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难、慢性咳嗽等,使腹压持续升高,向下推压直肠。
很多人认为肿物脱出来以后塞回去就可以了,不引起重视,殊不知,长期不治疗对人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会产生巨大的危害。
1、便血
排便时粪便过于干燥就会擦伤肛门内膜壁,引起便血,便血量一般很少,常在便后手纸上看到。
2、脱出肛外
肿物脱出是脱肛的主要的表现。排便时肿物会脱出肛外,会自行缩回。但时间一久,就需要患者用手塞回。长久不治,走路、咳嗽等细微的动作都会使肿物脱出肛外,很难回到原位。
3、肛门处潮湿
经常性脱肛,会使肛门括约肌收缩过度而无力闭合,使得粘液会从肛门内流出,导致肛门处会潮湿。
4、瘙痒
肿物长期暴露于肛门外,很容易受到感染,引起水肿、溃烂,流出脓汁,刺激肛门周围的皮肤,而引发瘙痒。
5、肿胀
脱肛会使直肠内膜脱落,压迫肛门内膜壁,使得静脉血液不能正常循环,导致肿胀、下坠,使得肛门括约肌收缩无力而直接坏死。
肛门有肿物脱出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预防时我们需要注意:
1、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肛门功能锻炼,增强体质,改善肛门功能、增加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力。
2、及时治疗可引起肛门脱出的疾病,如内痔、直肠息肉等。
3、饮食上多吃蔬菜、水果,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等。保持大便通畅。
4、保持肛门部清洁卫生,便后应用软纸擦肛,睡觉前用温水洗肛门部,这样即保持肛门的清洁卫生,又可促进肛门部的血液循环。
5、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便时不要看书、看报、用力怒挣。
上一篇: 得了痔疮出血该怎么办?
下一篇: 引起便血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