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老年人得高脂血症的原因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5-09 11:24:48

老年人高脂血症在中医视角下与脾虚痰浊、肝肾不足、气滞血瘀、饮食失节及情志失调密切相关。

1、脾虚痰浊:

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老年人脾胃功能衰退,运化水湿能力减弱,易生痰浊滞留血脉。表现为舌苔厚腻、肢体困重。治疗需健脾化湿,常用方剂如二陈汤半夏、陈皮、茯苓、甘草,配合白术、苍术等药材。日常可食用山药薏米粥,避免生冷油腻。

2、肝肾不足:

年过五旬肝肾渐亏,精血化生不足易致血脂代谢异常。常见腰膝酸软、耳鸣头晕。六味地黄丸是经典滋肾方,配伍决明子、山楂等降脂药材。推荐练习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睡前按摩涌泉穴。

3、气滞血瘀:

老年气血运行迟缓,气机郁结形成血瘀证候,可见舌质紫暗、胸胁胀闷。血府逐瘀汤可活血化瘀,配合丹参、三七粉冲服。每周2次刮痧膀胱经,或取内关、血海穴艾灸改善循环。

4、饮食失节:

长期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膏脂堆积化为痰瘀。需遵循"五谷为养"原则,推荐黑木耳炒芹菜、海带冬瓜汤等膳食。忌食动物内脏、奶油制品,晚餐控制在七分饱。

5、情志失调:

忧思恼怒导致肝气郁结,影响胆汁分泌和脂质分解。可饮用玫瑰花陈皮茶疏肝解郁,配合太冲穴按压。保持戌时19-21点前入睡,避免情绪剧烈波动。

中医调理高脂血症需综合施策,建议每日饮用山楂决明子茶辅助降脂,晨起练习太极拳云手式促进气血流通。饮食上增加燕麦、纳豆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限制每日食用油不超过25克。定期检测血脂指标,若出现胸闷、肢体麻木等症需及时就医。冬季注意背部保暖,避免风寒侵袭加重痰湿,可配合足三里穴隔姜灸提升阳气。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