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科兴的疫苗副作用比国药大
发布时间:2021-08-26 18:01:04
发布时间:2021-08-26 18:01:04
科兴的副作用比国药大?科兴的副作用和国药都很小,因为根据公布的保护效力数据结果,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技术标准及有关国家技术标准。
在安全性方面,不管是科兴新冠疫苗还是国药新冠疫苗,都没有出现一例明显副作用的情况。
1.科兴副作用有哪些?(1)会出现接种部位有红肿和硬结,以及疼痛的表现。
(2)也有一些人员在接种了科兴新冠疫苗后,出现了身体乏力和发热,以及恶心和头痛,还有肌肉酸痛的临床症状。
但通常这些不良反应并不需要特殊的处理,在2-3天之后就能够自行缓解了。
2.国药副作用有哪些?国药产生的副作用多为注射部位疼痛,程度轻,具有一过性和自限性。
(1)十分常见:头痛;(2)常见:发热、疲劳/乏力、肌肉痛、关节痛、咳嗽、呼吸困难、恶心、腹泻、皮肤瘙痒;(3)偶见:头晕、厌食、呕吐、口咽疼痛、吞咽困难、流涕、便秘、超敏反应;(4)罕见:急性过敏反应、嗜睡、困倦、入睡困难、喷嚏、鼻咽炎、鼻充血、咽干、流行性感冒、感觉减退、肢体疼痛、心悸、腹痛、皮疹、皮肤黏膜异常、痤疮、眼痛、耳部不适、淋巴结病;(5)十分罕见:寒颤、味觉障碍、味觉丧失、感觉异常、震颤、注意障碍、鼻苦、哮喘、咽喉刺激、扁桃体炎、肢体不适、颈部疼痛、颌骨疼痛、颈部肿块、口腔溃疡、牙疼、食管疾病、胃炎、粪便变色、眼痛、视物模糊、眼刺激、视力减退、耳痛、紧张、高血压、低血压、尿失禁、月经延迟。
为何很多人不打科兴疫苗?打科兴疫苗的人群不在少数,科兴疫苗早已通过层层检验,是适合大家注射的。
科兴疫苗属于灭活疫苗,而我们国家费这么大劲,研究灭活疫苗,就是为了两个字:安全。
一方面,如中国疾控中心研究院邵一鸣所说,灭活疫苗是传统技术疫苗,已有上百年历史,人类对之经验更足、生产工艺更加稳定,也就更可控。
另一方面,在程序上,我们前期研究开发,加上3期临床实验,每一步都稳扎稳打,最大程度上确认安全,才投入上市,大范围接种。
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性也有保障。
根据临床试验结果,我们的灭活疫苗,保护率为79.34%,抗体中和率为99%。
这个79.34%,不是说100个人接种了疫苗,只有80个人有效。
而是如果你没接种疫苗,感染率会是100%,而接种之后,感染风险就比别人降低了80%。
另一个抗体中和率99%的数据就更厉害。
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把病毒中和得越多,越说明保护成功。
因此这个比例越高,说明疫苗的效果很好。
事实也证明,接受了紧急接种的高风险暴露人群中,有6万多人赴境外高风险地区。
经过严格追踪观察,未发现严重感染的病例报告。
这些,已经足够证明中国的新冠疫苗具有良好的保护力。
而副作用呢?我们再拿事实说话:全国累计接种超1亿例灭活疫苗,目前没有出现任何1例严重不良反应。
在你还对国产疫苗犹豫不决的时候,已经有不少国外领导人抢着接种我们的疫苗了。
最早的是印尼总统佐科,1月13日就接种了中国科兴新冠疫苗。
后来是土耳其总统、塞内加尔总统、匈牙利总统和总理、阿拉伯及迪拜领导人....还有前天的乌拉圭总统拉卡列、巴西副总统莫朗。
到现在,已有15位外国总统总理,纷纷接种中国新冠疫苗。
医护人员打的是科兴还是国药两者都有。
像国药疫苗一样,科兴还采用了灭活疫苗的技术路线,相同的灭活疫苗的保护率不会有显着差异。
此外,根据国药控股和科兴公司分别发布的二期临床结果分析,国药的中和抗体效价优于科兴公司。
现在科兴和国药的新冠疫苗都可以注册了,国产疫苗几乎一样,但是科兴以前主要针对国外,所以效果是一样的。
北京科兴新冠疫苗副作用及后遗症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头痛发热,还有接种部位局部的红晕,或者出现硬块,另外还有一些人有咳嗽、食欲不振等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
出现不良反应怎么办?接种对象完成接种后,应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方可离开,现场工作人员会告知受种者接种新冠疫苗常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后续健康状况观察、处置建议以及联系方式等。
回家后出现了不良反应相关症状,报告接种点工作人员,必要时及时就医。
有传言,北京生物疫苗比科兴生物副作用小且效果更好?深圳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北京生物和北京科兴中维生产的都是新冠灭活病毒疫苗,研发原理一样,技术路线相同。
目前没有试验证明这两种疫苗的保护效果和安全性有显著差异。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比如疫苗供应不上,或者去了外地,找不到同一厂家的苗,这两种疫苗是可以混打的。
随着病毒变异的出现,接种了疫苗以后,能否对抗变异?疾控专家指出,我们国家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已经对变异病毒进行了研究,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研发的新冠疫苗对目前全球出现的变异毒株呈现出明显的效果。
就算病毒“变脸”太快,现有疫苗应付不了变异株,我们还有方法快速应对。
那就是在投料端加入新变异的病毒,生产工艺不用做丝毫改变,生产出来的就是针对变异病毒的新疫苗。
在这期间,相关部门也会密切跟踪,一旦出现了现有疫苗不能应对的变异毒株,新疫苗就会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