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哑铃练什么肌肉

发布时间:2025-05-01 17:48:26

举哑铃主要锻炼上肢肌群和核心肌群,重点刺激肱二头肌、三角肌、胸大肌、背阔肌及前臂肌群。

1、肱二头肌:

哑铃弯举是针对性训练肱二头肌的经典动作,通过肘关节屈曲收缩肌肉。遗传因素影响肌肉形态,但负重训练能显著增加肌纤维横截面积。采用交替弯举或锤式弯举,每组8-12次,选择60%-70%最大负荷重量,配合蛋白质补充促进肌肥大。

2、三角肌:

肩部推举和侧平举激活三角肌前中后三束。办公室人群因久坐易出现肩部肌力失衡,需通过哑铃前平举纠正。使用5-8磅小重量完成15次/组,避免斜方肌代偿。肩关节损伤者应改用弹力带替代。

3、胸大肌:

平板哑铃卧推刺激胸肌整体发展,上斜卧推侧重锁骨部。病理性的胸肌萎缩需结合渐进负荷,从空手推举过渡到2-5公斤哑铃。训练后静态拉伸可降低DOMS延迟性肌肉酸痛发生率。

4、背阔肌:

单臂哑铃划船强化背部厚度,动作轨迹应沿大腿向髋部滑动。中老年训练者采用跪姿减少腰椎压力,选择可完成12次/组的重量。脊椎侧弯患者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

5、前臂肌群:

腕弯举和反向腕弯举发展屈伸肌群。白领因长期打字易出现腕管综合征,使用1-3公斤哑铃做离心收缩训练。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训练后血糖变化。

哑铃训练需配合每日1.2-1.6g/kg体重的蛋白质摄入,胸背大肌群恢复需72小时,前臂小肌群48小时即可。有氧运动安排在力量训练后20分钟,采用快走或游泳保持心率在220-年龄×60%区间。训练前动态热身5-10分钟,着重活动肩腕关节,训练后使用筋膜枪放松目标肌群。慢性疼痛患者应选择水中哑铃训练减少关节负担。

相关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