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源性心肌缺血的表现症状、治疗诊断及预防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21-08-02 15:52:33

药源性心肌缺血,是指应用某些药物治疗时(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时)或在治疗中突然停用药物,如β受体拮抗药、硝酸酯类药,而致患者心律失常、心绞痛、严重者甚至可导致心肌梗死、猝死,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临床表现】

1.心绞痛 突发胸闷胸痛(胸骨体中上段或中段后感压榨性或窒息性疼痛)、乏力、气短、血压升高或降低。

2.急性心肌梗死(AMI) 胸闷或胸痛的症状、性质及持续时间较心绞痛为重,常见血压下降、大汗、面色苍白发绀,心电图示ST段弓背向上抬高,T波改变或ST段普遍压低,可合并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可出现室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及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甚至猝死。

【诊断与鉴别诊断】 当应用某些药物或突然停用某种药物时,突然出现胸闷、胸痛并向他处放射等,且心电图提示ST-T改变,一般诊断并不困难。但需与急性肺水肿早期、急性肺栓塞鉴别。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