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检测通常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五项指标,以及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乙肝五项能初步判断感染状态,乙肝病毒DNA定量可直接反映病毒复制活跃程度。
1、乙肝五项
乙肝五项是筛查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项目,包含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提示存在现症感染,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说明具有免疫力。乙肝e抗原阳性通常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乙肝核心抗体阳性可区分既往感染或现症感染。该检查通过静脉采血完成,无须空腹。
2、乙肝病毒DNA
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能直接测定血液中病毒核酸含量,灵敏度高,可检测到低至20IU/ml的病毒载量。该检查对判断病毒复制水平、评估抗病毒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价值。病毒载量超过2000IU/ml时需考虑抗病毒治疗,孕妇病毒载量过高可能需进行母婴阻断干预。检测需采用PCR技术,结果受实验室质量控制影响较大。
3、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虽不能直接检测病毒,但能反映肝脏受损程度。主要观察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转氨酶持续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肝炎活动,胆红素升高可能伴有黄疸,白蛋白降低可能进展至肝硬化。该检查需空腹采血,饮酒、熬夜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
4、肝脏超声
肝脏超声检查能观察肝脏形态结构变化,辅助判断病情进展。慢性乙肝患者可能出现肝实质回声增粗、分布不均等改变,肝硬化时可观察到肝脏表面结节状改变、门静脉增宽等特征。该检查无创无辐射,但对早期肝纤维化敏感性有限,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评估。
5、肝纤维化扫描
肝纤维化扫描通过测量肝脏硬度值评估纤维化程度,可部分替代肝穿刺活检。数值超过7.3kPa提示明显肝纤维化,超过12.4kPa可能已发生肝硬化。该检查受肋间隙宽度、肥胖等因素影响,急性肝炎发作期可能出现假性升高。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乙肝病毒携带者应每3-6个月复查乙肝五项和肝功能,活动性肝炎患者需增加乙肝病毒DNA检测频率。避免饮酒和滥用药物,保持规律作息,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尿色加深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妊娠期女性需特别关注病毒载量检测。所有检查结果需由专业医生结合临床表现综合解读,不建议自行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