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物微生态检查主要用于分析阴道、尿道等部位的菌群平衡状态及感染情况,可检测细菌性阴道病、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等常见感染性疾病。
一、菌群平衡评估
通过检测乳酸杆菌等有益菌与加德纳菌、厌氧菌等致病菌的比例,判断微生态是否失衡。乳酸杆菌占比降低可能提示阴道防御功能下降,需结合pH值变化综合评估。
二、病原体筛查
能特异性识别白色念珠菌、阴道毛滴虫等致病微生物。显微镜下观察到线索细胞可辅助诊断细菌性阴道病,发现芽生孢子则提示真菌感染。
三、炎症程度判断
依据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等生物标志物水平,反映黏膜炎症反应强度。酶活性升高常伴随分泌物增多、异味等临床症状。
四、耐药性分析
部分高级检测可培养病原体并进行药敏试验,指导临床选择敏感抗生素。对反复发作的阴道炎患者尤为重要。
五、治疗效果监测
治疗后复查微生态指标,可验证乳酸杆菌定植情况与致病菌清除效果。建议治疗结束后1-2周复检确保菌群重建。
检查前24小时应避免性生活、阴道冲洗及局部用药。日常需注意会阴清洁干燥,选择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发现分泌物异常或伴随瘙痒、灼痛时,建议尽早就医完善检查,避免自行使用洗剂破坏微生态平衡。规律作息和适量补充益生菌有助于维持菌群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