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静脉抽血在哪个部位抽

发布时间:2025-10-24 13:48:00

小孩静脉抽血通常选择手背、肘窝或足背等部位的浅表静脉。这些部位血管较明显且易于固定,操作安全性较高。主要有手背静脉、肘正中静脉、足背静脉、头皮静脉、大隐静脉等选择。

1、手背静脉

手背静脉是婴幼儿静脉采血的常用部位,此处静脉较浅且分支多。操作时需将患儿手掌向下平放,用止血带在腕部轻轻结扎,选择走向平直的血管进针。该部位疼痛感较轻,但需注意固定患儿手腕避免移动导致穿刺失败。

2、肘正中静脉

肘窝处的肘正中静脉适合3岁以上儿童,血管粗直且位置固定。采血时让患儿屈肘45度,在肘窝上方扎止血带,消毒后从静脉上方30度角进针。此处采血量较大,但需注意避免误伤伴行的正中神经。

3、足背静脉

足背静脉适用于无法配合手部采血的婴幼儿,需让患儿平卧并固定膝关节。选择足背中央的浅静脉,进针角度控制在15-20度。该部位需特别注意消毒,避免污染风险,且采血后要用无菌敷料加压包扎。

4、头皮静脉

新生儿或肥胖婴儿可选择颞浅静脉等头皮静脉,需剃除局部毛发充分暴露血管。操作时用食指拇指固定头皮,选择Y型静脉分叉处进针。该部位需两人配合操作,且要避开囟门区域。

5、大隐静脉

大隐静脉位于内踝前方,适用于长期需要静脉采血的患儿。此处血管位置恒定但较深,需触摸定位后从血管侧面进针。采血后需延长按压时间,避免形成皮下血肿。

儿童静脉采血前应做好安抚工作,避免剧烈哭闹导致血管收缩。采血后需用无菌棉球按压5-10分钟,24小时内保持穿刺点干燥。若出现局部淤青可冷敷处理,观察到异常肿胀或持续出血应及时就医。日常注意补充含铁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等,帮助恢复血红蛋白水平。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