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常规体检通常包括妇科检查、乳腺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腹部超声等项目。主要有妇科内诊、宫颈癌筛查、乳腺触诊、乳腺超声、血生化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骨密度检测、心电图、胸部X线等。建议根据年龄和健康状况调整检查内容。
1、妇科检查
妇科检查是女性体检的核心项目,包含外阴视诊、阴道窥器检查和双合诊。通过妇科内诊可发现阴道炎、宫颈糜烂、子宫肌瘤等常见疾病。3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1-2年进行宫颈TCT和HPV联合筛查,能有效预防宫颈癌。绝经后女性需关注子宫内膜厚度变化。
2、乳腺检查
乳腺检查包含视诊触诊和影像学检查。医生通过触诊可发现乳腺肿块、乳头溢液等异常。40岁以下女性建议每年进行乳腺超声检查,40岁以上需增加乳腺钼靶检查。有家族史者应提前筛查年龄,必要时结合核磁共振检查。
3、血液检查
血常规可反映贫血、感染等情况,血生化包含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甲状腺功能检查能筛查甲亢或甲减,性激素六项有助于评估卵巢功能。肿瘤标志物如CA125、CA153等可根据个体风险选择性检测。
4、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可检查肝胆胰脾肾等脏器,盆腔超声能观察子宫附件情况。心电图筛查心律失常等心脏问题,胸部X线排除肺部病变。45岁以上建议增加骨密度检测预防骨质疏松,有家族史者可提前至40岁检查。
5、其他项目
尿常规检查泌尿系统状况,便潜血筛查消化道出血。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和眼底,口腔检查预防牙周疾病。根据职业暴露可能需要增加特定项目,如长期伏案工作者建议颈椎检查。
建议女性建立定期体检习惯,20-30岁每2年检查一次基础项目,30-40岁每年进行妇科和乳腺专项检查,40岁以上需增加肿瘤筛查和骨密度检测。体检前3天避免性生活,避开月经期,穿着宽松衣物便于检查。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体检指标稳定,发现异常结果应及时专科就诊复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