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常规体检通常包括妇科检查、乳腺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腹部超声等项目。主要有妇科内诊、乳腺彩超、宫颈癌筛查、甲状腺功能检测、骨密度检查等基础项目,可根据年龄和健康状况调整检查内容。
1、妇科内诊
妇科内诊通过视诊和触诊检查外阴、阴道、宫颈情况,可发现阴道炎、宫颈息肉等常见问题。医生会使用一次性窥器观察阴道黏膜色泽及分泌物性状,同时进行双合诊评估子宫和附件状态。3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检查一次,月经干净后3-7天为最佳检查时间。
2、乳腺彩超
乳腺彩超采用高频探头检测乳腺组织结构,能清晰显示乳腺增生、囊肿等病变。该检查无辐射且操作简便,适合各年龄段女性,尤其对致密型乳腺的检查效果优于钼靶。建议育龄女性每年进行一次,检查前应避免在乳房涂抹护肤品。
3、宫颈癌筛查
宫颈癌筛查包含HPV检测和TCT检查,可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HPV检测能识别高危型病毒感染,TCT通过显微镜观察宫颈脱落细胞形态变化。25-65岁女性应每3-5年联合筛查一次,采样前24小时需避免性生活及阴道冲洗。
4、甲状腺功能检测
甲状腺功能检测通过抽血测定TSH、FT3、FT4等指标,可诊断甲亢或甲减。女性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尤其孕前和更年期女性建议定期筛查。检查需空腹采血,近期服用含碘药物或造影剂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
5、骨密度检查
骨密度检查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腰椎和髋部骨量,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流失加速,建议50岁后每2年检测一次。检查时需去除金属物品,妊娠期女性禁止该项检查。
体检前3天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高脂食物影响血液检测结果,穿着宽松衣物便于检查。月经期间不宜进行妇科检查和尿检,需提前与体检中心预约调整项目顺序。长期服用避孕药或激素类药物者需主动告知医生,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议早晨正常服药后再体检。定期体检可建立健康档案便于对比数据变化,发现异常指标应及时专科复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