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C反应蛋白主要用于检测体内炎症或感染情况,是评估炎症反应的重要指标。全血C反应蛋白检查主要有感染性疾病筛查、炎症活动度监测、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术后恢复评估、自身免疫性疾病辅助诊断等作用。
1、感染性疾病筛查
全血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常见于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病毒感染时该指标通常升高不明显,可用于初步鉴别感染类型。检查结果异常升高时需结合临床症状判断感染部位。
2、炎症活动度监测
该指标能反映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病情活动程度。数值变化与关节肿胀、晨僵等症状严重程度相关,可帮助医生调整抗炎治疗方案。
3、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可预测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数值持续偏高提示血管内皮存在慢性低度炎症。这类检查常用于代谢综合征、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筛查。
4、术后恢复评估
外科手术后全血C反应蛋白会出现生理性升高,正常情况3-5天达峰后逐渐下降。若持续升高或二次升高,可能提示术后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认。
5、自身免疫性疾病辅助诊断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等疾病活动期常伴有C反应蛋白升高,但升高幅度通常低于细菌感染。需结合抗核抗体谱等特异性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检查前无须空腹,但急性创伤、剧烈运动后可能出现暂时性升高。建议结合血常规、血沉等指标综合解读,数值异常时需在医生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日常应注意观察体温变化、伤口愈合情况等炎症相关症状,避免擅自使用抗生素或抗炎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