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发育儿科主要检查儿童神经发育、心理行为、社交能力等方面,常见项目有发育评估量表、智力测试、注意力测试、语言能力评估、社交行为观察等。具体检查内容需结合儿童年龄、症状表现及家长主诉综合制定。
1、发育评估量表
常用丹佛发育筛查测验、格塞尔发育量表等工具,评估儿童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四大能区发育水平。针对0-6岁儿童可早期识别发育迟缓,如24个月仍不能说出有意义的单词可能提示语言发育落后。检查时需在安静环境中由专业医师操作,家长需如实提供儿童日常表现。
2、智力测试
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瑞文推理测验等标准化工具,评估认知功能、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适用于疑似智力障碍、学习困难儿童,测试包含言语理解、知觉推理、工作记忆等维度。家长需提前告知儿童近期身体状况,避免疲劳或情绪波动影响测试结果。
3、注意力测试
通过持续性操作测验、划消测验等评估注意力集中程度,辅助诊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测试模拟课堂环境要求儿童完成指定任务,记录错误率与反应时间。家长需提供儿童在校行为表现记录,配合完成Conners父母量表等问卷。
4、语言能力评估
采用普通话语音测试、语言发育迟缓筛查量表等工具,检查发音清晰度、词汇量、语法运用能力。针对3岁以上仍存在构音障碍或句子结构混乱的儿童,需排除听力损失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检查前家长可准备儿童日常语音录像供医师参考。
5、社交行为观察
通过游戏互动、情景模拟等方式评估眼神接触、共同注意、情绪共鸣等社交技能。对疑似孤独症儿童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观察刻板行为、兴趣狭窄等特征。家长需详细描述儿童在家庭、幼儿园等场景中的社交表现差异。
行为发育检查后,家长应按医嘱定期复查跟踪发育进展,日常生活中可通过亲子阅读、感统训练游戏促进能力发展。发现儿童存在明显行为异常时,应及时到专业机构进行干预训练,避免盲目使用营养补充剂或药物。建立规律的作息和积极的家庭互动环境,有助于儿童行为发育问题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