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体检通不过的疾病主要有传染性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精神类疾病、恶性肿瘤、肝功能异常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工作能力或存在公共卫生风险,用人单位通常根据岗位要求进行筛查。
1、传染性疾病
活动性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等传染性疾病可能被判定不合格。肺结核可通过胸片筛查,病毒性肝炎需检测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等指标。部分岗位对传染病携带者有限制性规定,但非传染性肝炎病毒携带者通常不受影响。
2、严重心血管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心律失常、冠心病等可能无法通过体检。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可发现异常,部分岗位对血压有严格要求,高血压三级或合并靶器官损害者可能被拒。
3、精神类疾病
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等重性精神疾病通常不符合入职标准。这类疾病可能影响工作稳定性,需提供精神专科医院出具的康复证明,部分特殊岗位可能要求更严格。
4、恶性肿瘤
未治愈的恶性肿瘤或术后复发转移者可能被拒绝。体检通过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筛查,早期治愈且无复发迹象的癌症患者可能通过评估,但需提供完整病历资料。
5、肝功能异常
谷丙转氨酶超过正常值2倍以上可能暂缓入职。脂肪肝、酒精肝等非病毒性肝病若肝功能正常通常不影响,但重度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可能被判定不合格。
入职体检前应避免熬夜、饮酒,慢性病患者需规律用药控制指标。若对体检结果有异议,可申请复检或提供近期完整病历证明病情稳定性。不同用人单位对体检标准执行存在差异,建议提前了解岗位特殊要求。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顺利通过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