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外伤首选的检查方法是影像学检查,主要有超声检查、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血管造影等。具体检查方式需根据患者伤情及医生判断选择。
1、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盆腔外伤初筛的常用手段,具有无辐射、操作简便、可重复进行的优势。对于盆腔积液、脏器破裂等急症情况能快速做出判断。床边超声可在急诊室完成,特别适合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检查时需关注肝肾间隙、脾肾间隙等潜在出血部位。
2、X线检查
X线平片对骨盆骨折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能清晰显示骨折线及移位情况。常规拍摄骨盆前后位片,必要时加拍入口位、出口位等特殊体位。对于合并泌尿系统损伤者,可配合进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但X线对软组织损伤分辨率有限。
3、CT检查
CT是评估盆腔外伤的金标准,能同时观察骨骼损伤和内脏器官损伤。多层螺旋CT可进行三维重建,准确判断骨折类型和脏器损伤程度。增强CT还能评估血管损伤和活动性出血,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依据。扫描范围通常从膈顶至坐骨结节。
4、MRI检查
MRI对软组织分辨率极高,适合评估韧带损伤、脊髓损伤等特殊情况。在怀疑有骶神经丛损伤或微小骨折时具有独特优势。但检查时间长、对金属植入物有限制,通常不作为急诊首选。多用于后期并发症评估。
5、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诊断血管损伤的直接证据,能精确定位出血点并同期进行栓塞治疗。适用于CT提示活动性出血或临床高度怀疑大血管损伤的患者。属于有创检查,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盆腔外伤患者检查后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损伤。饮食应选择易消化食物,保持排便通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出现腹痛加剧、面色苍白等表现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恢复期可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但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