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体检通常需要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腹部超声、胸部X线等项目。体检项目选择需结合年龄、性别、职业及个人健康状况调整,基础套餐可覆盖多数健康筛查需求。
1、血常规
血常规通过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评估贫血、感染及血液系统疾病。静脉采血前需保持8小时空腹状态,检查结果可反映机体炎症反应、造血功能及凝血状态异常。
2、尿常规
尿常规检查尿液酸碱度、比重、蛋白质及潜血等指标,有助于发现泌尿系统感染、肾脏疾病或糖尿病。留取晨起中段尿可提高检测准确性,女性应避开月经期。
3、肝功能
肝功能检查包括转氨酶、胆红素、蛋白等指标,可评估肝脏代谢与解毒功能。长期服药、饮酒或肥胖人群需重点关注,异常结果可能提示肝炎、脂肪肝等疾病。
4、肾功能
肾功能通过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反映肾脏滤过功能,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检查前需避免剧烈运动,结果异常可能需进一步进行尿微量蛋白或肾脏超声检查。
5、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可筛查脂肪肝、胆结石等腹腔脏器病变,胸部X线有助于发现肺部感染或占位性病变。40岁以上人群建议增加甲状腺超声,女性需配合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
体检后应保留报告建立健康档案,异常指标需在医生指导下复查或专项检查。日常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每年进行1次全面体检可有效实现疾病早筛早治。高危职业或慢性病患者可适当增加体检频次至每半年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