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晶体渗透压是多少KPa
发布时间:2025-07-16 12:02:04
发布时间:2025-07-16 12:02:04
血浆晶体渗透压正常值为720-797千帕kPa,主要由血浆中的电解质、葡萄糖、尿素等小分子溶质形成。渗透压稳定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至关重要,影响因素包括钠离子浓度、血糖水平、肾功能状态、体液酸碱平衡及激素调节。
血浆晶体渗透压约90%由钠离子及其伴随阴离子贡献。正常血钠浓度为135-145mmol/L,每升高1mmol/L可使渗透压增加约1.86kPa。钠离子通过肾脏醛固酮系统精密调控,摄入过量食盐或脱水时可能导致渗透压升高。
血糖每升高5.6mmol/L可使渗透压增加约0.56kPa。糖尿病患者血糖显著升高时,可能引发高渗状态。检测时需注意区分暂时性餐后血糖升高与病理性高血糖对渗透压的持续影响。
尿素作为蛋白质代谢终产物,约占正常渗透压的5%-10%。肾功能不全时尿素蓄积会使渗透压升高,但尿素可自由穿透细胞膜,不会引起细胞脱水,故临床常计算有效渗透压排除尿素影响。
代谢性酸中毒时氢离子进入细胞交换钾离子,导致血钾升高;碱中毒时相反。血钾浓度变化会影响晶体渗透压,同时伴随阴离子间隙改变,进一步影响渗透压计算值。
抗利尿激素通过调节肾小管水重吸收维持渗透压稳定。当渗透压超过285mOsm/kg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触发ADH释放,促使肾脏保留水分以稀释血浆溶质浓度。
维持正常血浆晶体渗透压需关注电解质平衡与水分摄入。每日饮水1500-2000ml,避免高盐饮食,高血压患者应控制钠摄入在5g/日以下。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肾功能异常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运动后及时补充含电解质饮品,高温环境下工作需增加补液频率。出现持续口渴、少尿或意识模糊等渗透压异常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检测电解质与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