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查报告怎么看出艾滋病
发布时间:2025-06-27 11:03:45
发布时间:2025-06-27 11:03:45
血液检查报告需通过HIV抗体检测、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等专项检查判断是否感染艾滋病,普通血常规无法直接诊断。艾滋病筛查主要依赖HIV抗体/抗原联合检测第四代检测、HIV核酸检测两种方式,窗口期分别为14-21天和7-14天。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液中HIV抗体,阳性结果需经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确认。感染后2-8周可检出抗体,窗口期可能出现假阴性。抗体检测分为初筛和确证两个步骤,初筛阳性样本需送疾控中心复核。
检测病毒p24抗原,感染后14-21天可检出。第四代HIV检测试剂可同步检测抗体和抗原,将窗口期缩短至14天左右。抗原水平在急性感染期较高,随病程进展可能转阴。
直接检测病毒RNA,窗口期仅7-14天,适用于高危暴露后早期诊断。病毒载量检测可量化每毫升血液中的HIV拷贝数,超过5000拷贝/ml具有诊断意义。核酸检测成本较高,多用于窗口期排查和疗效监测。
辅助诊断艾滋病期的关键指标,健康成人CD4计数为500-1600个/μl。当CD4计数低于200个/μl或出现机会性感染时,可确诊艾滋病期。该指标需结合病毒载量综合判断病情进展。
血常规可能出现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生化检查可见乳酸脱氢酶升高。但这些非特异性改变不能作为诊断依据,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专项检测综合判断。
建议高危行为后2周、4周、8周、12周分阶段进行HIV专项检测,窗口期后检测阴性可基本排除感染。确诊阳性后应立即启动抗病毒治疗,规范用药可将病毒载量控制在检测限以下。日常需避免共用注射器、确保安全性行为,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需在7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物。定期检测CD4和病毒载量是评估治疗效果的关键,现代抗病毒治疗可使感染者寿命接近常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