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会引起什么

发布时间:2025-06-19 14:00:00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可能引发组织水肿、低血容量性休克、肾功能异常、循环功能障碍及多器官衰竭。主要原因包括低蛋白血症、肝肾功能障碍、营养不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大量体液丢失。

1、组织水肿: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白蛋白维持,其下降会导致血管内水分向组织间隙渗出。典型表现为下肢凹陷性水肿,严重时可出现胸腹腔积液。临床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患者,因尿蛋白大量丢失导致低蛋白血症。

2、低血容量休克:

血管内液体外渗造成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皮肤湿冷等休克症状。烧伤患者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易发此症,需紧急补充胶体液恢复渗透压。

3、肾功能异常: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发少尿或无尿,实验室检查可见血肌酐升高。肝硬化腹水患者因有效血容量不足导致肾前性肾功能损伤,需通过输注白蛋白改善循环。

4、循环功能障碍:

心脏前负荷降低致使心输出量减少,可能出现胸闷、气促等心功能不全表现。长期营养不良患者易出现心肌收缩力下降,需同步纠正电解质紊乱。

5、多器官衰竭:

持续低灌注状态可导致肝、脑、肺等多器官功能障碍。脓毒症患者因炎症因子破坏血管内皮完整性,需在ICU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日常需保证每日1.2-1.5g/kg优质蛋白摄入,优先选择鱼虾、蛋清等生物价高的食物。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g,避免腌制食品。卧床患者应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下肢水肿者需抬高患肢促进回流。建议每周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次30分钟以改善微循环。定期监测血清白蛋白、尿蛋白定量等指标,肝功能异常者需补充支链氨基酸。出现呼吸困难或尿量骤减时需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