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常规体检项目都有什么

发布时间:2025-05-16 06:38:36

常规体检项目包括基础检查、血液检测、影像学检查、功能评估和专项筛查五类,涵盖身高体重、血常规、B超、心电图、肿瘤标志物等核心内容。

1、基础检查:

身高体重测量计算BMI评估肥胖风险,血压检测筛查高血压,视力听力测试检查感官功能。医生触诊检查甲状腺、淋巴结等体表异常。这类基础项目能快速发现代谢综合征和早期病变,异常者需进一步做糖化血红蛋白或甲状腺功能检查。

2、血液检测:

血常规检查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量,肝功能检测ALT、AST等酶指标,肾功能包含肌酐和尿素氮。血脂四项检查胆固醇水平,空腹血糖筛查糖尿病。血液检测需空腹8-12小时,异常结果可能提示感染、贫血或肝肾疾病,需结合临床症状判断。

3、影像学检查:

胸片排查肺部结节或结核,腹部B超检查肝胆胰脾形态,女性乳腺超声筛查肿块。40岁以上建议增加低剂量肺部CT,长期吸烟者需关注肺结节变化。超声检查无辐射风险,但肠道气体可能影响腹部B超清晰度,需提前空腹准备。

4、功能评估:

心电图捕捉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肺功能测试评估通气障碍,骨密度检测筛查骨质疏松。动态心电图适用于偶发心悸患者,冠脉CTA则针对冠心病高危人群。功能异常可能需心内科或呼吸科专科干预。

5、专项筛查:

肿瘤标志物如AFP、CEA针对肝癌肠癌,HPV检测预防宫颈癌,胃肠镜建议45岁以上人群定期开展。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筛查男性前列腺癌,乳腺钼靶联合超声提高乳腺癌检出率。专项项目需根据年龄、性别和家族史个性化选择。

体检后保持每日30分钟快走或游泳等有氧运动,饮食增加深色蔬菜和优质蛋白摄入,减少精制糖和饱和脂肪。40岁以下人群建议每2年体检一次,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需每年复查,异常指标应在医生指导下定期监测。体检报告需妥善保存便于纵向对比数据变化。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