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肝病要做哪些检查项目
发布时间:2025-05-26 08:23:25
发布时间:2025-05-26 08:23:25
肝病检查需结合血液检测、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评估,常见项目包括肝功能五项、B超、CT、肝纤维化扫描及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肝功能五项ALT、AST、GGT、ALP、胆红素是基础筛查,异常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乙肝两对半和丙肝抗体检测可明确病毒性肝炎感染。甲胎蛋白AFP对肝癌筛查有参考价值。治疗需根据病因:病毒性肝炎需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干扰素,酒精性肝病需戒酒并补充B族维生素。
腹部B超可观察肝脏形态、胆管结构和占位性病变,脂肪肝表现为肝区回声增强。CT或MRI能精准识别肿瘤位置和血管侵犯,增强扫描可鉴别良恶性。肝硬化患者需每半年复查,发现早期肝癌可考虑射频消融、手术切除或肝移植。
FibroScan通过超声波测量肝脏硬度值,无创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数值≥7.4kPa提示显著纤维化,≥12.5kPa可能已进展至肝硬化。配合FIB-4指数年龄+血小板+ALT+AST计算,可减少肝穿刺需求。抗纤维化治疗包括吡非尼酮、奥贝胆酸等药物。
经皮肝穿刺获取组织样本是诊断金标准,用于不明原因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需查ANA抗体和疑难肿瘤鉴别。术后需卧床6小时监测出血风险。病理报告明确分级后,自身免疫性肝炎可用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
血常规中血小板降低可能提示脾功能亢进,凝血功能异常反映肝脏合成能力下降。肝豆状核变性需查血清铜蓝蛋白和尿铜,遗传代谢病需基因检测。胆汁淤积性肝病要检测AMA-M2抗体,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需熊去氧胆酸长期服药。
肝病患者日常需控制蛋白质摄入量每日0.8-1g/kg体重,选择清蒸鱼、豆腐等优质蛋白。补充维生素E和奶蓟草有助于抗氧化,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3次可改善代谢。避免霉变食物和不明成分保健品,肝硬化患者需限制每日钠盐摄入在3g以内。定期复查肝功能、超声和肿瘤标志物,乙肝携带者每3-6个月监测病毒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