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检查是需要抽血吗
发布时间:2025-05-12 15:37:38
发布时间:2025-05-12 15:37:38
D二聚体检查需要通过静脉抽血完成,主要用于检测血栓风险、评估纤溶系统活性、辅助诊断深静脉血栓、筛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监测抗凝治疗效果。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当体内存在血栓形成或溶解过程时,血液中D二聚体水平会升高。检测需采集静脉血3-5ml,使用免疫比浊法或ELISA法分析血浆样本。采血前无需严格空腹,但高脂饮食可能影响部分检测仪器的准确性。
医护人员会选取肘部静脉进行穿刺,采血后立即轻柔颠倒混匀抗凝管。使用枸橼酸钠抗凝管可防止样本凝固,采血过程约1-2分钟完成。特殊情况下如儿童或静脉条件差者,可能需采用手背或足背静脉采血。
正常值通常<0.5mg/LFEU,数值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急性主动脉夹层、肺栓塞、DIC等疾病。但术后、妊娠、感染期也可能出现生理性升高,需结合临床症状判断。异常结果需复查并完善超声、CT血管造影等进一步检查。
采血后需按压穿刺点5分钟防止淤青,24小时内避免穿刺侧手臂提重物。服用华法林或肝素不影响检测,但新型口服抗凝药可能导致假阴性。溶血、凝血异常的样本需重新采集。
常与凝血四项、FDP检测联合进行,血栓高风险人群可加做蛋白C/S活性检测。肿瘤患者建议定期监测D二聚体,因恶性肿瘤常伴随高凝状态。抗凝治疗期间需动态观察指标变化。
检测前后保持正常饮水量有助于血液流通,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溶血。日常可适量食用深海鱼、纳豆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久坐人群每小时活动下肢促进血液循环。高龄、肥胖或长期卧床者建议每半年筛查一次,有血栓病史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采血后出现持续肿胀或皮下血肿需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