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检查怎么检查

发布时间:2025-02-16 20:17:30

幽门螺杆菌的检查有多种方法,根据具体检查手段的不同,可能需要抽血、呼气、粪便样本检测或内镜检查,不同方式适用于不同场景。选择适合的检查方法,既能保障结果准确性,也会降低不必要的不适。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部致病菌,与胃炎、胃溃疡等多种胃部疾病密切相关。它能通过共餐、口口传播等途径感染人体,感染后可能长期存在于胃内,不易自行消失。有些人感染后不会感到任何不适,但部分人可能出现消化不良、胃痛、反酸等症状。明确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常见的检查方法主要包括:

1、尿素呼气试验(UBT):此方法适用于筛查和治疗后复查。受检者会服用含有标记物的试剂,通过检测呼气中碳同位素的变化判断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此种方法无创伤、准确率高,适合绝大部分人群,但需要在测试前停止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或胃黏膜保护剂。

2、粪便抗原检测:通过检测粪便中的幽门螺杆菌抗原来判断是否感染。这种方式的准确性高,也无创。但采集样本时需注意卫生,避免样本污染。

3、血清抗体检测:抽血检测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抗体,多用于初次检查感染情况。但由于抗体阳性不能区分当前感染和既往感染,因此不适用于治疗后复查。

4、胃镜检查及组织学检测:在胃镜操作时可以取部分胃黏膜组织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或病理检测。这种方法准确性极高,但因胃镜操作可能产生不适,多用于症状严重或需进一步诊断的人群。

为了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检查前需要遵从以下注意事项:至少提前2周停用抗生素、胃黏膜保护剂以及质子泵抑制剂;呼气试验时空腹为宜;粪便样本采集后尽快检测,避免延误。选择适合自己的检查方式时,可根据具体症状或医生的推荐。

如果怀疑自己感染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以上介绍方法及时明确。但若出现胃部持续疼痛、食欲下降或消瘦等明显症状,务必尽早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感染处理需要系统性治疗,避免擅自用药或拖延不治,以免影响胃部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