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检查你了解多少?

发布时间:2024-11-11 19:53:44

哪些情况下需要做病理检查?

临床医师在诊疗活动中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病情,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病理检查,并选择通过何种途径获得组织标本,如手术切除、针芯穿刺、搔刮、夹取等。通常病理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明确诊断,用于判断病变性质是炎症还是肿瘤,如果是肿瘤,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等。对于需要进行病理检查的患者,病理报告书就是患者病变性质的医学“判决书”。

病理检查的意义在哪里?

病理诊断结果直接关系到临床医师对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对病情预后的判断。在由多学科组成的临床病理讨论会中通常由病理医师在会诊讨论的最后一锤定音,公布病理诊断结果,揭开疾病表现的谜底,由此,医学界认为“最后的一句话是要由病理医生来说的”,病理诊断又称“最后诊断”,病理医生被称为“医生的医生”。

比如淋巴结肿大患者,将淋巴结切除后进行病理检查。若病理诊断“慢性淋巴结炎”,临床医师可采取内科治疗;若病理诊断为“霍奇金淋巴瘤”,必需马上进行化疗;而若病理诊断为“转移腺癌”,则需全身系统检查,寻找原发病灶,尽可能手术切除。

为什么病理检查不能“立等可取”?

常规病理技术为石蜡包埋切片。标本被制作成3~5个微米厚度的薄片,经苏木素和伊红HE染色,制成病理切片。期间需要经过40余道技术步骤,耗时十几个小时,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会影响切片的清晰度,导致病理医师对细胞的形态观察不清,影响病理诊断结果的准确性。除了切片制作周期的时间限制外,病理医师在显微镜下的诊断过程完全依赖病理医师的专业经验,任何机器不能取代,也需要时间。病理检查不同于普通抽血化验项目,不能实现“立等可取”。卫生部对此做出的相应规定是要求病理科一般在收到标本后3~5个工作日内发出报告,疑难病例酌情延迟。

除常规石蜡切片外,病理技术还包括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原位杂交技术等,这些检测需要1~2个工作日的时间。

某些手术为什么需要做术中冷冻切片检查?之后为什么还要做石蜡切片?

术中冷冻切片检查可以在20~40分钟之内获得病理诊断结果。顾名思义,“术中”指手术当中;“冷冻切片”指检查过程中要将切除的组织放入-20℃左右的冷冻切片机中使组织迅速冷冻变硬后进行切片。

术中冷冻切片检查主要用于手术之前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这部分患者通常的手术方案是“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将肿块按照良性病变的手术范围进行局部切除;第二步是根据常规病理报告结果,决定患者是否需要进行第二次扩大范围的手术。两步之间需要等待几天,患者不仅在经济上蒙受损失,在精神上更要承受双重打击。术中冷冻切片检查在手术当中即可确定病变良恶性质,为手术医师决定手术范围提供指导性参考意见,从而将“两步走”变成了“一步走”。

术中快速切片检查也有慎用和不宜应用范围。与常规石蜡切片相比,它的组织处理程序简化,细胞形态不够清晰,可能出现制片过程中的人工假象,一般只能对病变性质进行初步判断,或者有时候连初步判断都不能做出。术中快速切片检查后,还需将剩余组织做常规石蜡切片检查,最终病理诊断以常规石蜡切片诊断为准。当然,一般情况下这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达95%以上。

如何初步看懂病理检查报告?

一般来说,病理报告的表述有4种基本类型。第1类为肯定的诊断:对病变性质诊断明确,直接给以肯定的病理学诊断。第2类为不能完全肯定的诊断:根据意向程度的不同,在拟诊病变名称之前冠以诸如“考虑为”、“符合”、“倾向于”、“提示为”、“可能为”、“疑为”、“不能排除除外”之类的词语,意指对病理学诊断意见有所保留。第3类为病变依据不足的诊断:指切片所显示的病变不足以作出上述1或2类诊断,只能在报告中对病变的形态要点进行描述,即描述性报告,没有诊断意见。第4类为不能做出诊断:病理报告说明标本不能诊断及不能诊断的原因,如送检标本自溶、干涸、过于细小、严重受挤压变形、被烧灼变性或因某种原因无法制成切片等。

任何类型的病理报告都不能脱离临床,尤其对于2类和3类诊断报告,临床医师需结合多方面的检查资料综合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病理医师只能观察送检的标本,当病理报告结果与临床表现出入较大时,可能是由于送检组织不具有疾病代表性,临床医师可根据需要考虑进行多次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