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病因多 别只执着于CT检查
发布时间:2024-10-22 06:03:08
发布时间:2024-10-22 06:03:08
腰痛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痛症之一,那么什么会引起腰痛呢?应该如何诊断呢?
多因素可引起腰痛
引起腰痛病的原因很多,约有数十种,比较常见的有肾虚、腰部骨质增生、骨刺、椎间盘突出症、腰椎肥大、椎管狭窄、腰部骨折、椎管肿瘤、腰部急慢性外伤或劳损、腰肌劳损、强直性脊柱炎等。腰背部是人体用力最多的部位,为人体提供支持并保护脊柱,对长期在办公室久坐而缺少运动的人,或是因为工作需要久站的人,长时间维持一个体位或姿势太久,就容易造成腰背部的疼痛并引发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也有的是在重复性损伤后积累发病。
很多慢性腰痛病人与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有关,原因可能是骨筋膜间隔内压升高导致腰背筋膜下间隙消失,肌肉血流量下降,疏松脂肪组织变性。由于这种损害,造成了患者无论是多走、多坐还是多卧,都会腰疼,即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容易产生腰疼。
腰痛别只做CT检查
门诊经常有这种现象,许多腰痛病人看医生时上来就要求开CT检查,看有没有腰椎间盘突出,的确,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做CT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和突出部位、程度,有助于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然而,临床上引起腰痛的脊柱疾病有许多种,不仅仅只有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种,X线片、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各有所长,各有其临床意义,都有其一定的适应证,应根据病情合理选择。
常规X线摄片能直接观察腰椎的骨性结构,能判断出骨折、滑脱、结核、肿瘤、脊柱侧弯等病变。但对脊髓、椎间盘等软组织的改变只有通过继发的骨性变化来推测;CT能清晰地显示椎管等骨性结构的形态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观察脊髓、椎间盘等非骨性结构的变化,判断椎管有无占位性病变及其范围和性质,最常用于判断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骨折、肿瘤等;MRI无电离辐射,能从矢状面、横断面和冠状面显示多节段病变,对软组织具有很高的分辨率,最常用于判断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脊髓肿瘤、炎症等,但对骨性结构的分辨率较差,因而不易观察小关节的肥大及侧隐窝的变化。
腰痛常用的影像学检查
1、普通拍片
拍片检查是腰痛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尤其是在基层医院是首选或唯一的检查方法。常规方法是患者仰卧或侧卧于摄影床上,拍摄常规的正、侧位片。这种方法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不能显示人体在直立状态下腰椎的情况,尤其是椎间隙的情况。为此,有人提出了站立位拍摄腰椎正、侧位片,这样可以展示人体在立位负重状态下腰椎的情况,称为应力位腰椎拍片。特别是随着现在DR的普及,让这种拍摄方法变得非常方便。笔者本人也主张尽量拍应力位腰椎正、侧位片。
2、CT扫描
CT扫描是普通拍片没有发现问题或发现问题尚不能明确诊断需要进行的补充检查。一般CT机默认或技师习惯扫3个椎间盘,这样存在的问题是容易漏扫部分椎体和椎间盘。笔者提倡:腰椎的CT扫描用螺旋扫描,然后重建的时候常规建矢、冠状面,有病变的部位选择性的建轴位。这样可以全面显示腰椎和椎管的情况。
3、MR扫描
MR扫描是腰痛最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即可以显示骨质情况,也可以很好的显示椎间盘,椎管,脊髓及周围软组织情况,一次扫描能够达到拍片和CT检查的双重效果。有条件的医院MR扫描应做为腰痛患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如果是新发腰背痛的老年患者不必急于影像学检查,因为其价格昂贵且不能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