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检查结果

发布时间:2024-06-25 11:31:32

慢性前列腺炎的检查项目较多,主要包括病原学检测、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如果存在慢性前列腺炎,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一、病原学检测

1.细菌培养:取患者的尿道分泌物或精液做细菌培养,可发现有大量致病菌生长。若为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常可发现葡萄球菌属及革兰阴性杆菌;如果是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可在血平板上形成灰白色厚膜,其周围形成溶血圈,该方法可用于鉴定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所致的慢性非特异性前列腺炎。

2.其他病原微生物培养:如真菌、滴虫、结核分枝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培养,也可帮助诊断慢性前列腺炎

二、影像学检查

1.直肠超声:是目前评估慢性前列腺炎局部病变的有效无创方法之一,可以准确地显示前列腺各向位面上结构异常,如测量前列腺体积、描述结石或钙化灶、观察前列腺与膀胱的关系以及是否有脓肿形成等。

2.泌尿系平片:通过X线检查,能够了解是否存在尿路结石或其他引起排尿困难的原因。

3.逆行性尿动力学检查:在B超定位下经细针穿刺将导管插至患侧射精管口,注入亚甲蓝溶液作为标志,然后以生理盐水冲洗,再缓慢推注稀释的造影剂,行会阴部逆行尿道造影,可显示前列腺及射精管道情况。

4.CT检查:CT检查能清晰显示前列腺轮廓,但对炎症、结石、结节等病变无法明确鉴别,因此仅具有参考价值。

三、实验室检查

1.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SHR),有助于判断是否合并有全身感染及感染程度。

2.前列腺液检查:前列腺按摩液涂片染色镜检白细胞每高倍视野>10个,或者显微镜下计数每毫升前列腺按摩液含脂肪颗粒>10个,则提示脂肪样改变。卵磷脂小体减少,可见少量红细胞、脓细胞。必要时还可进行前列腺抗酸染色检查,即采用荧光标记的苯胺橙试剂进行抗酸染色,可提高前列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阳性率。

3.细菌学检查:对于反复发作且原因不明者,应进行细菌学检查,取前列腺按摩液作革兰氏染色后镜检,若有革兰阴性双球菌则支持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

还可以根据症状评分法、IIEF-5男性性功能问卷、WMS-I生活质量量表等评分标准进行综合评定,来辅助诊断慢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通常由于感染导致,也可能由久坐、憋尿等因素诱发,主要表现为骨盆区域疼痛不适、排尿异常等症状。如果出现上述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男科就诊,完善上述检查,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处理。